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

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

ID:33522524

大小:15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26

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_第4页
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芮城县风陵渡联校教师周转房施工单位运城市风陵渡开发区晋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交底工种模板工交底部位基础、主体交底内容:模板工程技术交底1.材料设备要求(1)木板(厚度为20~50mm)(2)方木、木楔、木支撑2.主要机具打眼电钻、搬手、钳子。3.作业条件(1)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2)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4)检查构造柱内的灰浆清理: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根部的落地灰。4.操作工艺工艺流程:   做清理准备工作——支构造柱模板、支圈梁摸板、支板缝模板——办预检(1)支模

2、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2)支模板1)构造柱模板:A.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采用木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鼓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米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20。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米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个砖处。B.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C.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用

3、斜撑支牢。D.根部应留置清扫口。2)圈梁模板:A.圈梁模板采用木模板上口弹线找平。B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C.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定位,并用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D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中间每隔50cm左右留一道,每面墙不宜少于5个洞。3)板缝模板:A.板缝宽度为4cm,可用50mm×50mm方木作底模。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B.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

4、C.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5.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2)基本项目:1)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超过1.5mm。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粘浆和漏刷隔离剂累计面积应不大于400cm2。如模板涂刷隔离时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单层

5、、多层多层大模1轴线位移55尺量检查2标高±5±5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3截面尺寸:柱、梁+4、-5±2尺量检查4每层垂直度33用2米托线板检查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2用直尺和尺量检查6表面平整度52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7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3拉线和尺量检查6.成品保护(1)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2)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3)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2)圈梁模板外胀: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

6、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浇筑混凝土时没专人修理模板。(3)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包砖代替支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4)板缝模板下沉:悬吊模板时铅丝没有拧紧吊牢;采用钢木支撑时,支撑下面垫木没有楔紧钉牢。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日期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芮城县风陵渡联校教师周转房施工单位运城市风陵渡开发区晋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交底工种砖工交底部位基础、主体交底内容: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材质证

7、明。2、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水泥必须有出厂检验报告、复试报告单。3、砂:用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4、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预埋件、已做防腐处理的木砖等。二、质量要求(一)砖砌体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砖及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检查和验收。(2)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用百格网检查每检验批不少于5处,每处3块砖,砖底面砂浆痕迹的面积,取平均值,不小于80%为合格。(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

8、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4)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