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情绪主宰自我

驾驭情绪主宰自我

ID:33524935

大小:93.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驾驭情绪主宰自我_第1页
驾驭情绪主宰自我_第2页
驾驭情绪主宰自我_第3页
资源描述:

《驾驭情绪主宰自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小学心理健康课说课教案学校 教师 职称 教龄 课题《驾驭情绪主宰自我》一教学设计说明指导思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使学生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拥有良好的情绪则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整体思路针对高三学生出现的种种情绪波动的不良现象,从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影响和深刻的教育。二教学分析健康课内容分析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现代中学生时常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

2、力,青春期的困惑,人际交往的烦恼,还有自我成长,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障碍等。无论是挫折还是失败,这些问题总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严重的还会阻碍健康人格的发展。可见,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对学习、生活、工作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因此,科学的情绪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对象分析我所任职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近年来,由于省市重点校的扩招使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动性较差。部分学生经常有遇事敏感、冲动、自卑、消极、喜怒无常的表现。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时常会看到学生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神不宁的样子

3、。有时早晨学生刚来就带着一脸愁容,仔细询问答案几乎同出一辙就是“心情不好”,个别同学还借助周记直接象我倾诉“最近比较烦”一类的心声。面对学生们的这些“高三现象”,我觉得有必要及时查找原因,了解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情绪的知识,认识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认清情绪波动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通过自我教育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3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反思、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即兴辩论、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提高认识,明确学会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和调节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调节情绪波

4、动,树立自我发展的乐观意识。同时借助校园情景剧表演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表达情绪,善于驾驭情绪,优化个性品质,从而更好地主宰自己。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借助情绪波动在学习生活中的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认识驾驭情绪的重要性。难点学会调节情绪并指导于生活实践,将积极的情绪内化为心态,外化为行动。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调查问卷六教学过程课前自主学习过程(1)确定主题面对高三紧张的复习,学生凸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情绪波动,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进度的正常推进,出现备考危机。为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确立了学会驾驭情绪,主宰自我的主题。3设

5、计(2)搜集资料通过不同的途径自学情绪的相关知识,设计情境题目,创作并编排短剧,调查分析,搜集、积累、筛选、整合资料。(3)形成成果通过此次活动,立足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亲身经历来突破中学生在遭遇困难时应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从而让学生形成共识。课(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以学生周记中的《高三,我无泪有伤》一文的阅读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在聆听中思考: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我们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通过对现实生活经历的感悟来自然地导入新课。堂互动实践过程(2)创设情境,合作

6、探究第一板块:走近情绪1、了解情绪的相关知识2、心理求助《我是一个情绪化的人》(3)师生互动,突破难点第二板块: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1.现场访谈——举例说明易产生情绪波动的情况.2.即兴辩论会——师生间产生的情绪波动.3.短剧《嗓子哑了》——同学间产生的情绪波动.4.心理链接——分析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学生自行总结客观方面的原因,教师完成主观方面原因的点拨。)(4)联系实际,应用发展第三板块:情绪波动带来正负面的影响1.情景剧《找茬》——消极情绪的危害性2.场景萃取《进球》《拔河》——由观看两段录像来展示良好情绪带来的硕果(5)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第四板块:如何

7、调节情绪波动1.情境创设题——调查分析2.讨论具体对策——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坏情绪3.学生自我总结4.教师总结七效果预测本节课我立足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亲身经历来突破中学生在遭遇困难时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谈自己,谈生活,以典型的做法和有代表性的观点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共鸣,从而达到以个体教育带动群体教育的目的。从课堂的教育效果上看,预设学生能达到“迎困难,避消极,逃懦弱”这样一种自我发展的乐观意识。事实上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绝不会因为上了这么一节课,以后就不情绪化了,同学间就不会再有矛盾冲突了

8、,就不会出现打仗等现象。这种期望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