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

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

ID:33530922

大小:5.43 MB

页数:179页

时间:2019-02-26

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_第1页
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_第2页
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_第3页
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_第4页
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华大学博上学位论文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摘要随着我国针织工业的发展及新型原料的不断涌现,纬编添纱组织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服饰、装饰及产业用织物中,尤其是近几年来,有关将各种原料以一定的规律添纱配置形成导湿快干功能性和舒适性针织服装,利用添纱效应设计不同织物风格的针织时装,以及利用添纱效应获取各种不同界面制成技术用纺织品等的研究和报道越来越多。在各种不同筒径的针织圆纬机、各种不同机号的针织横机上都可以形成纬编添纱组织结构的面料,这些面料在性能上兼有地纱和面纱的特点,大大改善了织物的弹性、内在质量和外观效应。但是,面对变化多端的针织机器

2、及琳琅满目的针织原料,良好的添纱效果却不易达到。纤维、纱线的性质、导纱嘴的结构、针织机的筒径、织针的形状、添纱成圈工艺过程、给纱装置及给纱张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添纱组织编织过程中针钩内地、面纱的相对位置,进而影响添纱织物的最终效果。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添纱工艺理论已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针织机械的编织。目前国内外有关添纱工艺的研究主要以实际生产为主,针对新开发的某些产品进行编织工艺、产品性能方面的探讨,而缺乏对添纱工艺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对添纱织物添纱效果的评价及测试方法的研究。选择这~课题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来完善原有的添纱工艺理

3、论,补充新的适用于现代添纱编织的工艺理论和技术。这对于设计和开发服用、装饰用、产业用添纱织物,丰富纬编添纱工艺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纬编添纱组织垫纱工艺理论,实验探讨了影响纬编添纱织物跳纱现象的因素,首次尝试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快速测量添纱织物跳纱程度的专用软件。摘要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建立测试方法与评价指标。在理论分析方面运用空间解析几何原理,推导了添纱织物垫纱时地、面纱纱线断面轨迹。结合MATLAB软件编程和实验,揭示了15英寸和30英寸筒径圆纬机上纱线断面轨迹的规律,并运用该断

4、面轨迹方程推导出地、面纱线圈在针钩内相遇时的平面坐标位置及纱线显露关系。推导了确立地、面纱垫纱纵、横角的一般值与临界值公式。在实验研究方面,探讨了圆纬机上纱线性质、线圈长度对添纱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横机上导纱嘴结构形状和位置、编织工艺、组织结构等因素对添纱效果的影响。在评价添纱织物添纱效果及外观疵点研究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并运用VISUALBASIC编程工具,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快速测量添纱织物跳纱程度的专用软件。通过添纱垫纱工艺理论研究得出:15英寸和30英寸筒径圆纬机编织添纱织物时地、面纱纱线断面轨迹均为一直线,且一元线性相关,30英寸筒

5、径圆纬机的纱线断面轨迹线的线性相关性大于15英寸筒径的圆纬机,地纱断面轨迹线的线性相关性大于面纱;两种筒径的机器编织添纱织物时其地、面纱垫纱纵、横角的垫纱规律不同,15英寸筒径的圆纬机地、面纱的垫纱规律是旺Ⅲ(a*,p《cDn,3o英寸筒径的圆纬机地、面纱的垫纱规律是0Lm

6、不同地、面纱纱线刚度、纱线细度和纱线摩擦系数对添纱织物眺纱程度的影响规律按照其影响的重要程度排序是:纱线刚度>摩嘹系数>纱线细度;添纱织物编织时面纱刚度应小于地纱刚度;面少摩擦系数应大于地纱摩擦系数;面纱线圈长度应大于地纱线圈长蔓,其地、面纱线圈长度差异程度小于5%。II东华人学博士学位论文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通过对横机上编织添纱织物时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得出:导纱嘴的结构和安装位置对保证良好的添纱效果十分重要,在普通横机上将地、面纱的导纱孔左右两侧开出浅小沟槽这一新型添纱用导纱嘴可大大改善跳纱现象:导纱嘴宜垂直于针床配置,且位于

7、两针床中间,高度适中;编织羊毛氨纶添纱组织时,在机号和纱线线密度相适应的范围内,尽可能选用线密度较大的羊毛纱;氨纶纱的喂纱张力应适当比羊毛纱的喂纱张力大;在确保纱线不发生断裂的前提下,增大牵拉力有助于羊毛和氨纶添纱织物的正常编织;添纱组织编织过程中不同地组织结构对添纱效果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平针和满针罗纹编织效果较好。本论文针对目前人工评价添纱织物跳纱程度方法的不足,研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快速测试纬编添纱织物跳纱程度的专用软件。通过对添纱织物进行扫描或拍摄获取图像信息与计算机程序运行,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客观地评价大量添纱织物试样。该测试软件

8、输出结果弥补了人工目测检验跳纱程度的不足。本论文研究与以往其它研究相比,在理论研究方法、测试方法建立、横机添纱导纱嘴结构设计方面有创新之处。采用空间解析几何原理,建立添纱织物垫纱时的地、面纱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