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教案】 金属疲劳试验

【力学教案】 金属疲劳试验

ID:33532985

大小:1.6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6

【力学教案】  金属疲劳试验_第1页
【力学教案】  金属疲劳试验_第2页
【力学教案】  金属疲劳试验_第3页
【力学教案】  金属疲劳试验_第4页
【力学教案】  金属疲劳试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力学教案】 金属疲劳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1、实际工作中的许多机件均是在变动载荷下工作的。2、失效形式:主要为疲劳断裂,占80%以上。3、表现为突然断裂,危害极大。无论材料为韧材还是脆材均表现为突然断裂。第一节金属疲劳现象及特点一、变动载荷和循环应力变动载荷是引起疲劳破坏的外力,所以有必要在研究疲劳时首先研究变动载荷的特点和表示方法。1、定义:是指载荷大小,甚至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载荷。2、分类:分循环应力:大小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变化。交变应力:载荷大小、方向均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重复载荷:载荷大小呈周期性变化,但方向不变。随机变动应力:载荷

2、大小、方向呈无规则随机变化。3、循环应力表示的表示方法:常用以下几个参量来表示: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半幅;应力循环对称系数(应力比)r(R)。见上图。4、常见的几种循环应力有:对称循环应力(r=-1);脉动应力(r=0;r=-∞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波动应力(0

3、可分为:大气疲劳、腐蚀疲劳、高温疲劳、热疲劳、接触疲劳。按断裂寿命和应力高低不同可分为(经常采用此方法):高周疲劳:循环周次(Nf)>105,属低应力疲劳。低周疲劳:循环周次102~105,高应力疲劳或应变疲劳2、疲劳断裂的特点疲劳断裂与静载荷断裂或一次冲击加载断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疲劳断裂是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即具有寿命的断裂。②疲劳断裂是突然断裂,即脆性断裂。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征兆。③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缺陷)十分敏感。二、疲劳宏观断口特征疲劳断裂和其它断裂一样,其断口上保留了整个断裂过程的所有痕迹,记载着很多断裂信息,具有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还受材料

4、性质、应力状态、应力大小及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疲劳断口分析是研究疲劳过程和失效原因的重要方法之一。典型疲劳断口具有三个形貌不同的区域: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瞬时断裂区。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1、疲劳源:是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①特征:一般在表面;光亮;一个或几个②形成原因经常在机件表面缺陷处:缺口、裂纹、刀痕、台肩、键槽等;脱碳、夹杂物、软点。光亮:形成裂纹后的断面,在应力循环过程中不断摩擦挤压的结果(光亮、平滑)。一个或多个:与应力状态有关。例单向弯曲有一个;双向弯曲有二个。2、疲劳裂纹扩展区:①特征:贝纹线(海滩花样)贝纹线是以疲

5、劳源为圆心的一簇同心圆弧;间距不同,近源者密,远源者疏。贝纹线的宽窄不同。与过载程度、材质有关,过载大、韧性差的线粗而不明显。垂线为裂纹扩展方向。②形成原因:载荷变化引起的。如:开启和停歇、改变频率、偶然过载等。(实验室的断口因载荷平稳而难以看到)。③影响:拉压变动载荷:无应力集中时,裂纹等速扩展,平行的圆弧有应力集中时,贝纹线沿表面扩展快。弯曲循环载荷:因表面应力高,贝纹线与缺口机件类似。当材料脆性增加时,贝纹线不明显,甚至消失。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1、瞬时断裂区:①特征:同静载断口。脆材为结晶状,韧材为纤维状、暗灰色、边沿有剪切唇

6、。②形成原因:随裂纹扩展,当a=ac时,KⅠ=KⅠC,裂纹将失稳扩展,形成瞬断区。③影响:一般在疲劳源对侧旋转弯曲时,瞬断区的位置沿逆旋转方向偏转一定角度。应力大,瞬断区便大。材质韧性差,为结晶状断口;韧性好则在中间平面应变区为放射状或人字纹,边沿为剪切唇。扭转循环载荷:均看不见贝纹线正断:与轴线呈45°角,锯齿状或星形状。切断:┴轴向综上所述,对于韧性材料,一般三个区均可较明显;脆性材料,整个断口齐平光亮,三个区用肉眼难以观察到。四、疲劳断口的微观特征——疲劳辉纹(疲劳条带、疲劳条纹)①疲劳辉纹主要有:塑性辉纹和脆性辉纹(解理辉纹)两种。②两种辉纹的区别:脆性

7、辉纹出现在解理平面上,河流花样的放射线和辉纹相交并近似垂直。③有些疲劳断口上看不到疲劳辉纹。④贝纹线和疲劳辉纹的区别:贝纹线是交变应力的频率、幅度变化或载荷停歇等原因造成的。形成原因不同。疲劳辉纹是一次交变应力循环使裂纹尖端塑性钝化形成的。二者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不同时出现。有时在宏观断口上看不到贝纹线;在电子显微镜下也不一定看到疲劳辉纹。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8—8第二节高周疲劳试验疲劳抗力指标主要有:疲劳极限、过载持久值、过载损伤界、疲劳缺口敏感度。一、疲劳曲线和对称循环疲劳极限(一)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金属承受的最大交变应力与断裂时应力交

8、变次数(循环次数,即疲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