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温室栽培技术手册精简版

大樱桃温室栽培技术手册精简版

ID:33540302

大小:58.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7

大樱桃温室栽培技术手册精简版_第1页
大樱桃温室栽培技术手册精简版_第2页
大樱桃温室栽培技术手册精简版_第3页
大樱桃温室栽培技术手册精简版_第4页
大樱桃温室栽培技术手册精简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樱桃温室栽培技术手册精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3大棚樱桃高产栽培实用指南1313大樱桃的田间管理1温湿度调控温度和湿度,是指棚内气温、湿度和地温,必须保持在大樱桃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宜范围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调控指标见下表:大樱桃各生育期温湿度调控指标温、湿度休眠期萌芽期开花期幼果期着色期采收期温度(℃)0-75-188-1812-2214-2414-25湿度(%)70-8070-8050-6050-6050-6050-60地温(℃)5-88-1814-2016-2016-2016-201、温度调控:不合理的温度管理,会影响大樱桃花芽分化的质量,降低坐果率等。(1)增温措施:增

2、加供暖和保温设施。对于保温性能差的温室,应加棉被处理;掌握正确的卷放帘时间;经常清除棚膜上灰尘,增加透光率。(2)降温措施:主要通过通风来实现。通风量要根据季节、天气情况和大樱桃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来灵活掌握。在开放通风口时,要由小渐大,使温度均匀变化。2、湿度调控:不合理的湿度管理,不利于大樱桃的花粉管萌发,易引起各种病害等,在果实着色期湿度过高,易造成生理性裂果。(1)降湿措施:把土壤水分与通风排湿结合起来管理;最好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灌溉,灌水时间最好选择在连续晴天后的上午进行;选用无滴防雾棚膜。(2)增湿措施:一般在萌芽期和

3、开花期晴天上午9-10点,向地面喷雾或洒水,水量以放帘前1-2小时全部蒸发完为宜。2光照和气体调控1、光照调控:冬季和阴雨天光照不足会影响大樱桃的正常生长。(1)1313延长光照时间:阴天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尽量揭帘,散射光也有利于树体发育,避免阴天不揭帘。(1)清洁棚膜:定期清除棚膜上的灰尘和杂物,增加透光率。(2)补光:遇阴雨天气无法揭帘时,应采用日光灯补光。2、气体调控: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和有害气体分解慢均会影响大樱桃的正常生长。(1)二氧化碳的调控:二氧化碳浓度低会严重影响大樱桃的光合作用。生产中,通常采取人工补充二氧化

4、碳气体的办法解决。如施用二氧化碳肥料;通风换气调节,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2)有害气体的调控: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来自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和农家肥、劣质化肥及煤炭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等。3水分和肥料管理1、水分管理:大樱桃对水分反应敏感,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在谢花后到果实成熟前,是大樱桃水分管理的重要时期,要求勤灌水少灌水。(1)萌芽期:水量适中,浇透为止,以地面不积水为宜。增加棚内湿度,促进萌芽整齐。(2)花前期:浇少量水,满足大樱桃开花对水分的要求。(3)硬核期:花后15-20天,勤灌水少

5、灌水,促进果实膨大。(4)果实膨大期:采收前10-15天,勤灌水少灌水,促进果实膨大,防裂果。(5)采收后:浇透水,恢复树势。灌水方法可选择漫灌、沟灌、畦灌、滴灌等多种方式。其中滴灌是灌水方式最合理的一种灌溉方式,可起到节水节肥,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的作用。2、施肥管理:大樱桃的施肥,应以树龄、树势、土壤肥力和品种的需肥特性为依据。具体施肥方案详见本技术手册第四章大棚樱桃高产施肥方案。13134花果管理大樱桃的花果管理,关系到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主要包括疏花疏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着色、防止裂果等。1、疏花疏果:(1)开花期,去除短

6、柱头花和双柱头的畸形花。(2)盛花后2-3周,生理性落果后进行疏果,去除畸形果和虫果。合理的疏花疏果,可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果实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2、提高坐果率:(1)可采用人工授粉、放蜂授粉等方式。(2)花期叶面喷施“纯聚硼”,促进花粉管的萌发和伸长,提高坐果率,减少花果脱落。3、促进果实着色:(1)转叶摘叶:将小叶摘除,大叶转至果实背面,增加果实见光量,促进果实着色。(2)铺设反光膜:在树冠下和后墙铺设银色反光膜,增加果实光照强度,促进果实着色。(3)清洁棚膜:增加透光率,果实膨大期适当晚揭帘早放帘,延长光照时间,促进果实着

7、色。(4)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果多康”膨果营养液,促进果实膨大着色增甜。4、防止裂果:(1)保持土壤水分状况稳定:果实膨大期,避免干旱后大量灌水,应掌握“少灌勤灌”的原则。(2)叶面喷施“糖醇钙”,可增加大樱桃细胞壁厚度,防止裂果,增甜着色。(纯聚硼、果多康、糖醇钙图片)1313樱桃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大樱桃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用量适当、喷药细致均匀,树干、叶面和叶背普遍着药。1病害防治1.1细菌性穿孔病症状及发病条件主要危害叶

8、片、新梢和果实。叶片受害后,初期呈现半透明水浸状淡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后溢出黄白色菌脓,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棚内湿度大、滴水严重、温度高、树势弱、偏施氮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