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寨灯节会申报书

李官寨灯节会申报书

ID:33542413

大小:13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2-27

李官寨灯节会申报书_第1页
李官寨灯节会申报书_第2页
李官寨灯节会申报书_第3页
李官寨灯节会申报书_第4页
李官寨灯节会申报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官寨灯节会申报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申报项目代码:Ⅹ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申报项目类别:民俗申报项目名称:李官寨等节会申报单位(盖章):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阳市文广新局印制二〇一三年三月日—20—一、基本信息项目名称李官寨灯节会属地安阳市内黄县申报单位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李学文联系电话0372—7723683传真0372—7723683电子信箱Nhxwng7723683@163.com邮编456300通讯地址河南省内黄县朝阳路东段路北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内黄县位于安阳市东北部,汉高祖九年(前198)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内黄县六大镇之一的梁庄镇位于

2、内黄县城南30公里处,东临濮阳,西接浚县,南依滑县, 辖40个行政村,3.8万人口,6.8万亩耕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南距106国道5公里,鹤濮高速,汤濮铁路穿境而过,纵贯东西,省级公路内中路,东前公路横穿南北,形成了两纵两横的交通网络。梁庄镇 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境内有上古时代颛顼、帝喾两位帝王的陵墓“二帝陵”,有2003年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的汉代建筑群遗址,有古顿丘城遗址,有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有剧种大锣戏等大批历史文化遗产,且连续5年成功举办“二帝陵”祭祖节,红枣

3、文化节,大大提高了梁庄镇的知名度。—20—二、项目说明类别民俗代码Ⅹ分布区域内黄县梁庄镇李官寨灯节会,因供奉泰山天仙圣母而起,故知名度很高。信徒也就远播四方。本地在受其影响下,先后有苏村、常村、梁庄、李新寨、牡丹街等也有不同形式的供会。辐射区域因历史久远逐步扩大。东到山东东明、冠县乃至泰东,北到河北省大名、邯郸,南到许昌,西到山西长治。著名越调艺术家毛爱莲其师妹袁秀莲都曾先后到圣会拜祭历史渊源(一)李官寨灯节圣会,主供奉天仙圣母,至今已有二百四十余年。就其“圣母”而言,根据《岱史》、《泰山道里记》等文记载,宋真宗泰山封禅时,曾见一玉女,于是敕建祠岱顶,宋时为昭真

4、祠,金代为玉仙祠,明洪武时重修,曰碧霞元君。嘉靖年间拓建为碧霞灵佑宫,渐加香火,成为泰山女神,民间俗称泰山老奶奶。自宋后元君庙在泰山越建越多,影响区域越来越大。如北京的东直门、安定门、妙峰山、石景山、麦庄桥等地都建有元君庙。河南省浚县浮丘山上的碧霞行宫,就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至清代在皇帝奉天承运,大搞造神活动的思想指导下,神灵更深入民心。人民为祈求生活平安,延续宗嗣,消灾免难的愿望,把元君敬奉为民众正神。李官寨灯节圣会也是在这种造神活动影响下起源的。据《泰山资料》记,岱顶碧霞宫清乾隆五年(1740年)遭受火灾,二十年后才重修成。因乾隆每五年左右要到泰山敕封。一时

5、城乡信徒朝圣进香更加虔诚。李官寨村民十数人也于乾隆三十年(1766年)朝圣泰山。据《内黄县志》—20—历史渊源(二)载:“十余名乡绅士民到泰山朝圣求子,归来时宿一黑店,一人梦见天仙圣母对他说,店中主人在后院磨刀要杀你们,快随我来......”。口传圣母一个法术把他们送到本村东地桐树园内,方得无虞。为报恩“圣母显灵”,结合本村原有的灯节社火会,始创办成灯节圣会。因为圣会活动是敬请圣母,临时到村中供奉三天,所以未建固定庙宇,在村中搭建临时神棚,仿泰山碧霞宫用彩纸扎成奶奶驾,曰“泰山行宫”。宫前又用白面制成牌坊,以增加壮观。宫后神棚内供奉诸神。众会首办事有章清廉,民众

6、纷纷入会。目前仅李官寨村就有近400户,并向周边村辐射,至华北这一带广大城乡。由于古会知名,历史久远,曾载入县志,被县、市电台、电视台宣传报导,市报等刊发表图文专报阐述。论文已登载于“大学生第七届挑战杯”论坛上。首次建立谱志,制成视频资料,以利发展传承。尽管办会初为“得梦”,现在看来是封建迷信,但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人们依天靠神是有力的精神支柱,这也是封建君主用“神道设教”,统治人们所希望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一代一代的灌输神佑意识,敬神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扩展,这是过去传承的重要根源。新社会,共产党和政府,在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中,引导人们解放思想,提倡无神论

7、,用科学看待世界、改造世界,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但同时也是提倡信仰自由,对热爱祖国,维护民族统一的宗教活动,还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这正是新社会前进发展的“得道”之一,灯节圣会之所以能在新中国成立至今六十余年不断才传承下来,党的改革开—20—历史渊源(三)政策以后又有创新发展,正是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独到英明之处。特别是现在把它提升为民族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保护。这是强大的传承动力,一代代德高望重、清正廉洁的会首,去尽职任事,使人们看到圣会发扬的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形式去改恶行善。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民众中,有倡文明、树淳风,增和谐,求安定的积极因素。寓

8、教于乐,这是传承不断的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