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

ID:33543593

大小:449.50 KB

页数:85页

时间:2019-02-27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_第1页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_第2页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_第3页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_第4页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泉洛政文〔2007〕133号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通知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洛江经济开发区,区直有关部门:《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已经区政府2007年第四次常务会研究通过,为了确保我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主题词:经济管理循环经济△规划通知区直有关部门:区委宣传部、区经贸发局、财政局、农水局、林业局、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分局、国土资源分局、交通局、教育局、文体旅游局、科技局、团

2、区委、总工会。抄送:区委办。区人大办、政协办、纪委办、法院、检察院。区委常委、区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区政府副区长。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6月29日印发洛江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2006--------2020年)二○○七年五月前言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

3、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自此,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在国家、区域、城市逐步展开。福建省、泉州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强调要大力开展节能、节水、清洁生产、资源综合

4、利用,有效控制人口增加、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省建设。泉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完善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形成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经济体系。“十一五”时期是洛江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几年,将是一个企业数量、规模飞速发展,经济结构集中调整,消费升级明显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经济增长内在动力显著增强的时期。但是,发展中的各类矛盾也

5、将互相交织,环保压力不断增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关联度低、资源约束等将成为洛江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洛江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第一章发展现状与条件分析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十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洛江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打基础、增实力、抓转变、促提高,工业、农业、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绩。(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

6、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34.31亿元,比2000年增长124%,年均增长17.5%,人均GDP达到2300美元。财政总收入3亿元,比2000年增长2.76倍,年均增长30.3%;地方级财政收入1.48亿元,比2000年增长两倍,年均增长24.6%。200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352元,年均增长8.4%,基本实现富裕型小康区。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业转移,对老少边贫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200多万元。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累计减轻农民负担4600多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扩大

7、至2.3%。完成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基本实现行政村道路水泥砼路面硬化任务,农村综合环境得到改善。2.三次产业蓬勃发展200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76亿元,比2000年增长34.5%,年均增长6.1%。粮食生产保持“零抛荒”,年产量稳定在4万吨左右。水果、花卉、蔬菜、禽畜等特色基地不断发展,建成8个市、区级精品基地和18个乡镇级基地,完成龙眼低产园改造15000亩,高接换种5368亩,巩固提高常年蔬菜基地30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2700亩。完成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63.43亿元,比2000

8、年增长1.48倍,年均增长20%。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素质逐步提升,初步形成鞋服箱包、五金机电、陶瓷树脂工艺三个主要行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成立2家企业集团,分别有24家和16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保认证,创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