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1

2014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1

ID:33544815

大小:106.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7

2014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1_第1页
2014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1_第2页
2014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1_第3页
2014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1_第4页
2014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十一)【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哺育(pǔ)  渑池(miǎn)  同侪(chái)  义愤填膺(yīnɡ)B.婆娑(suō)菲薄(fēi)感喟(kuì)怏怏不乐(yànɡ)C.鞭笞(chī)自诩(xǔ)狙击(zǔ)锲而不舍(qiè)D.哂笑(shěn)叨陪(tāo)拘泥(

2、nì)羽扇纶巾(ɡ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琐 抉择 赦免 谴词造句   B.天堑 遴选 撩绕 靡靡之音C.深邃 精粹 辉煌 笈笈可危D.宫阙 推诿 渺小 自鸣得意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在近期举办的某艺博会上,笔者________后总感觉怪怪的,这是“艺博会”吗?虽然有不少画廊参加,但精品却寥寥无几;虽然有法国、意大利、乌克兰等数十个国家的展台,但怎么也看不出其应有的国际高度。偌大的展厅里,多为一些粗制滥造之作,________跳出一些让人眼前

3、一亮的作品、精心布置的展位,也被________在其中。A.观赏 偶尔 淹没B.鉴赏 偶尔 淹没C.观赏 偶然 掩埋D.鉴赏 偶然 掩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若要以他人的不成功为骄傲的基础,你是把自信建立在了自卑的沙堆上。当他人的成功浪潮袭来之时,你将何以安居乐业?B.夏普的经营面临困境,不得不向政府求助;松下比夏普亏得更多,不得不实行更多的资产减记和重组。跟不上“智能时代”脚步的“日本制造”,渐成明日黄花。C.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4、》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真乃大快人心!D.在钓鱼岛的问题上,我国各大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了报道;而有些国家的个别媒体则危言危行,唯恐天下不乱。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再也不会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再也不会像托尔斯泰那个年代那样,因一本小说而全国轰动、万众捧读将越来越少。B.美国国家石油理事会预测,到2035年美国页岩油日产量至少将达到200万桶,从而带动美国石油总产量的快速上升。C.在这个过程中,人口总量和结构经历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波动形式,这是由于起始人口结构惯性不同造

5、成的。D.香港《大公报》发表文章《习近平访贫传达共富信号》称,能否遏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势头,是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保证。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邵和平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

6、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

7、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人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发展。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

8、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闪烁着生态文明智慧的光芒。除儒家“天人合一”学说外,道家强调人们的行动、作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