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ID:33548933

大小:5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27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为提高我院对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辐射事故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2、重

2、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4、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二、本预案适应范围   凡单位内发生的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人员超剂量照

3、射等所致辐射事故均适用本应急预案。   三、辐射事故的预防   辐射事故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严格放射防护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辐射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一)健全放射防护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放射源使用和保管落实到人,纪律要严肃,奖惩要分明。   (二)组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不准无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   (三)定期检查放射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四、组织机构及职能1、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放射科,办公室主任由宋莹兼

4、任。 2、技术专家组组长:组员:3、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组织协调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4、应急办公室(设在放射科)的职责   (1)按照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理的各项日常工作;   (2)组织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培训;   (3)负责与技术专家组、现场处置组的联络工作;    (4)负责与行政主管部门、环保、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络、报告应急处理工作;   (5)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6)

5、完成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应急值班电话:五、辐射事故的报告发生或者发现辐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处理情况向市环保局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放射科需在24小时内报出《辐射事故报告卡》。重大辐射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  六、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放射源迅速

6、转移至容器内。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X射线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一、X射线诊断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合有关临床医师做好X射线检查的正当性判断,正确掌握其适用范围,并注意查阅以往

7、检查资料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合理使用X射线诊断。二、诊断X射线机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三、根据不同诊断检查类型和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以及相应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包括供受检者使用的)。四、参照国际基本安全标准(IAEASafetySeriesNo.115,1996)有关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认真选择各种操作参数,力求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所需的最低剂量。五、除了临床必需的透视检查外,应尽量采用摄影检查。六、采用普通荧光屏透视的工作人员在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

8、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照射野进行工作。七、进行消化道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和避免重复照射,对工作人员和受检查者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八、摄影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使用的不同X射线管电压更换附加过滤板。九、摄影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十、摄影时,工作人员应在屏蔽室(区)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并应通过观察窗等密切关注受检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