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

ID:33553634

大小:21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7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_第1页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_第2页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_第3页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_第4页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课重点介绍临床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最大挑战的细菌耐药问题。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细菌出现。这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如果正常、合理使用,耐药就出现的晚、慢;如果滥用抗菌物,细菌受到的压力更大,它出现的耐药能力就越大,出现耐药的机会就越高,耐药的强度也会强。这将导致临床可用药物越来越少,治疗愈加困难。举例: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被称为MRSA,其我国调查大约为60%;从国外耐药后导致的结果看,在美国,发生耐药菌感染和非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21%和8%;每个患者的治疗费分别为3万4千美元和3万1千5百美元。可见,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

2、耐药导致更多患者死亡及更多医药资源浪费。因此,必须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一、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在用药中,治疗性运用抗菌药物及预防用抗菌药物都要合理。在我国医院,抗菌药的患者使用率达70%多,使用最多的在外科,大约95%患者以上都需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大部分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所以,做到预防性抗菌药的合理使用,会大幅度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比例,它包括内科与儿科预防用药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1.内科与儿科预防用药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对于内科和儿科的预防用药,相对比较严格。对于其应用范围具有以下相关规定:(1)预防特定病原

3、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外科的预防用药在我国较宽松,需要明确的是,它是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以及这个切口深在部位的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

4、全身性感染,并非预防手术以后所有发生的感染。10关于预防用药的使用方法,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5、。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这是指导原则中唯一关于具体用药方法要求的描述,具有很积极的指导作用。  迄今为止,在研究中,有哪些已发现的抗生素耐药机制?我们有哪些措施可以用于应对抗生素耐药的出现? 二、如何面对细菌耐药针对细菌耐药,有以下应对及解决措施:首先,了解耐药情况、正确选用药物。第二,针对耐药菌,研发新型药物。第三,合理用药、延长药物使用寿命。第四,探讨用药策略、治疗耐药菌感染、避免耐药菌出现。以下进行详细讨论:1.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选择例如,目前医院常见的细菌耐药有,肠杆菌科对头孢菌素、青霉素、喹诺酮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

6、多种药物耐药;肺炎链球菌主要对大环内酯及青霉素耐药;葡萄球菌也表现出对大部分的抗菌药耐药,尤其对于头孢类药物相对比较敏感。另有一些抗菌药物对某些细菌是不敏感的,如大环内酯对阴性菌无效;部分喹诺酮药物对葡萄球菌无效;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对铜绿假单胞、绿脓杆菌无效。这里应该注意区分形成耐药和不敏感这两个概念。关于耐药的机制,它的生化基础包括:抗生素被代谢为无活性物质,如ß-内酰胺酶、乙酰化酶等;抗生素靶位改变,如MRSA;细菌对抗生素通透性改变;主动外排;细菌代谢途径改变,等等。示意图如下:102.针对耐药菌,研发新型药物但这并不十分现实。首先,抗菌药物是一种自然资源

7、,限量供应。不断开发新药比较困难。第二,在极小的细菌上找到新的有效的抗菌靶位是不容易的。下图为美国从1991-1999年间,抗菌药的新化合物NME以及新药物的申请量IND,可知,新的分子或新的药物呈逐年下降趋势。另外销量有限、使用寿命有限造成企业开发动力缺乏,综合导致新型抗菌药的研发活力有限。因此,合理使用依然是延长药物寿命的有效办法。3.合理用药、延长药物使用寿命目前,国外已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美国CDC或一些健康教育机构教育医生以及患者、儿童、家长合理使用抗菌药。下图为美国CDC海报所做的宣传。但在我国,此方面措施相对缺乏,甚至医生对抗菌药合理使用的了

8、解也不够,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