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浪鼓精神代代传

拨浪鼓精神代代传

ID:33557107

大小:69.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拨浪鼓精神代代传_第1页
拨浪鼓精神代代传_第2页
拨浪鼓精神代代传_第3页
拨浪鼓精神代代传_第4页
拨浪鼓精神代代传_第5页
资源描述:

《拨浪鼓精神代代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拨浪鼓精神代代传五(4)李佳倩手摇拨浪鼓,边放两个货郎担,脸上露出刚毅的神色……屹立在拨浪鼓广场的雕塑,为我们展示了艰苦奋斗、诚实守信、不屈不挠的拨浪鼓精神。我的爷爷也曾经手摇拨浪鼓,去各处鸡毛换糖。当年,我的爷爷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为了养家糊口,毅然踏上了鸡毛换糖的道路,开始了他走南闯北的艰苦生活。有一次,爷爷去湖州卖线。因为临近年关,每家每户都在杀鸡杀鸭,忙着准备过年,所以那时的鸡毛、鸭毛特别多。爷爷到湖州的那天已经是晚上了,找了一户人家暂住了下来。第二天早上,爷爷5点钟就起床,收拾收拾,就出发去换鸡毛了。爷爷脚踏一双破得已经不能再破了的鞋子,身上的衣服也十分单薄。虽然

2、,路上到处都是坎坷,但对爷爷来说也还算轻松,因为货郎担里的线并不是那么重,再加上天气也还好。过了许久,爷爷到达了目的地,一刻都顾不上休息,便挨家挨户地打听,问他们要不要线,可以拿家里的鸡毛来换。到了中午,爷爷货郎担里的线已经越来越少了,而鸡毛却越来越多了。爷爷随便吃了一点东西,打发了午饭,便继续做生意了。到了下午,爷爷载着收获回去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回去的路上,天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再加上货郎担里的鸡毛受潮以后变得越来越重了,瘦弱的爷爷简直寸步难行,晚上9点多了,爷爷才回到了住的地方,头发全淋湿了,还得了重感冒。可第二天早上,爷爷仍然坚持去做生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

3、的努力,爷爷载着成担成担的收获回家了。每当爷爷讲起这个故事,我就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没有祖辈艰苦奋斗,就没明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爷爷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奋斗史以及他们所付出的汗水与艰辛。正是他们身上的那股艰苦奋斗、诚实守信、不屈不挠的精神带领着我们家乡开创了如今的繁华与昌盛,这股精神必将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地发扬光大。拨浪鼓精神代代传何伊静拨浪鼓精神,指的就是当年鸡毛换糖的货郎们在创业中吃苦耐劳、奋力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有这种精神生生不息的相传,才会有那么多斗志昂扬的人出来奋力拼搏创业,也才会有我们今天举世闻名的中国国际商贸城。我的爸爸也是当年出去闯荡的朝气蓬勃的青

4、年之一。如今,爸爸已在国际商贸城站稳了脚跟。从以前做生意到现在当老板,爸爸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曽听爸爸说,他16岁就出去做小生意,夏天卖冰棒,一角钱一根,天气炎热无比,热得汗如雨下,尽管箱子里还有不少冰棒,但就是舍不得吃,净想着多赚点钱。一天走街串巷下来,也能赚个二三十块辛苦钱。可是夏天一过,冰棒的销路就没有了,爸爸只得另谋生计。偶然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女孩戴着发夹很可爱,就在心里盘算着;女孩子都爱美,如果他去卖发夹,生意一定很红火。于是他决定去卖漂亮的发夹,第一次独自一人坐火车去江苏进货。虽然奶奶已经帮他把钱牢牢地缝在裤腰带里了,但他还是不放心,所以一路上他紧紧捂着口袋,整整

5、一夜未合眼。初到江苏,人生地不熟,又舍不得花钱住宾馆,想来想去,没办法,就睡在别人家的屋檐下,冷了,没被子,饿了,身上又没带粮票,一夜就这样随随便便地糊弄过去了。第二天进完货,他拖着两箱沉重的货物踏上了回家的征程,结果他因分不清方向,不知怎么回家,在火车站里号啕大哭起来。他那时绝望到了极点,心想:再也回不了家了,再也见不到亲人了。后来还多亏了解放军的帮助才回到家。回到家,卖发夹,可是生意却出奇得不好。他心灰意冷,又听说福建有穿棕板的活儿。他的斗志又燃烧了起来,飞快赶到了福建棕板厂,一天穿一张,一张20元,可并不是每天都有活儿干,干完第一次活儿,第二次的活儿遥遥无期,一个月十几

6、天在休息。他觉得这是在浪费他的青春时光,又放弃了这份效益还可以的工作。最终,他听说有一批气球要低价处理,再三考虑,决定投资气球生意,用奶奶东凑西借来的400元钱和自己的勤劳智慧,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爸爸还说,他平生最感动的事就发生在去江苏第二次进货时:当时刚下火车,又是晚上,大街上没有多少人。他又累又饿,还多亏好心人在角落发现瑟瑟发抖的他,并帮他找宾馆,还带他去吃面,又没要他还钱。在陌生的城市,竟有人这么热心地帮他,他热泪盈眶。啊,爸爸正是带着这种拨浪鼓精神取得了成功,我要学习爸爸,更要学习拨浪鼓精神,让它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拨浪鼓精神代代传陈泉平在

7、我们家阳台上,种着一盆花:叶子长长的,像韭菜;每当到夏末初秋的时候,都会开出一朵朵雪白的花。这盆花来到我们家已经有30年了:每次看到这盆花,我都会想起奶奶和我讲的那一段段艰辛的经商经历。奶奶年轻的时候是做袜子生意的。那时的诸暨就已经有很多的家庭袜厂,在生意旺季的时候,奶奶几乎每天都要去诸暨贩袜子。以前的交通远远没像现在那么发达,所以奶奶每天早上都要在天没亮之前赶到火车站等车。到了诸暨后,奶奶背着个大包去挨家挨户的收袜子。常常是到了中午都吃不上午饭:有的时候是没空吃饭,有的时候是买不到午饭,只能饿着肚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