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材》19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

《中医教材》19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

ID:33558572

大小:3.88 MB

页数:184页

时间:2019-02-27

《中医教材》19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_第1页
《中医教材》19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_第2页
《中医教材》19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_第3页
《中医教材》19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_第4页
《中医教材》19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教材》19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代中医书籍大全分享你好,我是逢原,你现在看到的这本资料是我从网上收集整理的。本人自学中医多年,耗时多年搜集珍藏了众多的中医资料,包括了目前已经出版的大多数中医书籍,以及丰富的视频教程,而这些中医资料,是博览群书,勤求古训之必备。如果有你也喜欢中医,需要一些学习中医的资料;或者是学习中医的路上碰到了什么问题需要交流;或者碰到一些疾病的困扰,需要求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一、发邮件:fyzy999@qq.com二、加我QQ/微信:2049346637三、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逢原中医,经常有中医文章更新。四、关注我的空间:http://us

2、er.qzone.qq.com/2049346637不管哪种方式,看到你的信息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尽全力帮您!加微信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加我!私人微信号:2049346637公众平台:逢原中医[GeneralInformation]书名=金匮要略选读(供中医类专业用)作者=页数=163SS号=10297891出版日期=封面页书名页版权页前言页目录页金匮要略方论序绪言一、《金匮要略》的性质与沿革二、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一)基本内容(二)编写体例三、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一)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施治的杂病诊疗体系(二)方书之祖,医方之经四、学

3、习目的与方法(一)学习目的(二)学习方法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病因、发病及预防(一)已病防传,虚实异治(二)发病与预防(三)病因1.反常气侯2.五邪中人二、病机三、四诊举例(一)望诊(二)闻诊(三)切诊(四)四诊合参四、诊治(一)表里同病(二)痼疾加卒病(三)审因论治(四)饮食与调护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湿病一、治法(一)发汗(二)利小便二、证治(一)头中寒湿(二)寒湿在表麻黄加术汤(三)风湿在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四)风湿兼气虚防已黄芪汤(五)风湿兼阳虚1.表阳虚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2.表里阳虚甘草附子汤暍病一、脉证二、证治白虎加人参汤百

4、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一、脉证与病机二、证治(一)百合病的主方百合地黄汤(二)百合病误汗百合知母汤(三)百合病误下滑石代赭汤(四)百合病误吐百合鸡子汤(五)百合病变渴百合洗方栝萎牡蛎散(六)百合病变发热百合滑石散狐?病一、临床表现及内服方甘草泻心汤赤豆当归散二、外治方苦参汤雄黄熏方阴阳毒病一、阳毒病证治升麻鳖甲汤二、阴毒病证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一、脉证与鉴别二、成因与辨证历节病一、成因(一)肝肾不足、水湿浸渍(二)阴血不足、外受风邪(三)气虚饮酒、汗出当风二、证治(一)风湿历节桂枝芍药知母汤(二)寒湿历

5、节乌头汤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病一、成因与血痹轻证证治二、血痹重证证治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病一、脉象总纲二、辨证(一)精血亏虚(二)气血亏虚(三)肾虚无子(四)虚劳盗汗(五)脾肾阳虚(六)虚劳与季节的关系三、证治(一)虚劳失精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散方(二)虚劳腹痛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三)虚劳腰痛肾气丸(四)虚烦不寐酸枣仁汤(五)虚劳脉结悸《千金翼》炙甘草汤(附方)(六)虚劳风气薯蓣丸(七)虚劳干血大黄?虫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痿一、成因、脉证与鉴别二、证治甘草干姜汤咳嗽上气一、辨证及预后二、证治(一)寒饮郁肺射干麻黄汤(二)痰浊

6、壅肺皂荚丸(三)饮热迫肺越婢加半夏汤(四)寒饮挟热厚朴麻黄汤泽漆汤小青龙加石膏汤(五)阴虚火炎麦门冬汤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一、成因与主症二、证治(一)肝气奔豚奔豚汤(二)误汗奔豚桂枝加桂汤(三)饮逆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胸痹、心痛病机二、胸痹证治(一)主症主方栝蒌薤白白酒汤(二)痰饮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三)气机郁滞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四)胸痹轻证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五)胸痹急证薏苡附子散三、心痛证治(一)寒饮气逆桂枝生姜枳实汤(二)阴寒痼结乌头赤石脂丸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腹满一、辨证与治则(一)虚寒性腹满

7、(二)实热性腹满二、证治(一)里实兼太阳表证厚朴七物汤(二)里实兼少阳证大柴胡汤(三)里实胀重于积厚朴三物汤(四)里实积胀俱重大承气汤(五)寒饮逆满附子粳米汤赤丸(六)脾胃虚寒大建中汤(七)寒实内结大黄附子汤寒疝一、证治(一)阴寒痼结乌头煎(二)血虚寒疝当归生姜羊肉汤(三)寒疝兼表证乌头桂枝汤二、误治变证宿食一、宿食在下的证治大承气汤二、宿食在上的证治瓜蒂散方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一、五脏病证举例(一)肝着证治旋覆花汤(二)肾着证治甘姜苓术汤二、三焦病证举例三、积、聚、?气的鉴别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一、成因、脉证与分类(一)成因与

8、脉证(二)四饮的脉证(三)留饮与伏饮二、治则三、证治(一)痰饮1.饮停心下苓桂术甘汤2.微饮短气肾气丸3.下焦饮逆五苓散4.痰饮呕吐小半夏茯苓汤5.留饮欲去甘遂半夏汤6.肠间饮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