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5ppt教学课件

上消化道大出血5ppt教学课件

ID:33571398

大小:2.52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5-20

上消化道大出血5ppt教学课件_第1页
上消化道大出血5ppt教学课件_第2页
上消化道大出血5ppt教学课件_第3页
上消化道大出血5ppt教学课件_第4页
上消化道大出血5ppt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大出血5ppt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急救吕宇航【定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短期内出血量在1000ml,占血容量的20%。在所有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占前三位[1]上消化道出血的确立--是上消化道出血吗?典型临床表现:呕血和黑粪或血便,以及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呕血是指呕吐鲜红色血液。●呕吐咖啡渣样物质是指呕吐变性的黑色血液。(

2、排除消化道以外的病因:咯血、口鼻咽出血、食物、饮料或药物)●黑粪是指排出柏油样大便(成形或不成形)。●便血是指经直肠排出红色血液,常是由于下消化道出血,但偶尔可因大量上消化道出血所致。有呕血和黑便的患者的出血一般重于单纯黑便患者(C级),急性与慢性出血。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出血量>5ml-10ml: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50ml-100ml:肉眼黑便出血量<400ml-500ml:无明显全身症状出血量>400ml-500ml:可有全身症状(头昏、心悸、乏力)出血量>800-1000ml: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出

3、冷汗,黑朦,昏厥,四肢厥冷、少尿体征:PorHR、Bp、意识、四肢皮温)[判断是否继续出血]临床上不能单凭血红蛋白在下降或大便柏油样来判断出血是否继续。 因为一次出血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有一定过程:•出血1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1~3天,大便匿血可达1周•出血2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4~5天,大便匿血达2周。1.反覆呕血、黑粪次数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红以致鲜红色血便。2.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3.在24h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Bp和HR,一般状况未见改善(自觉症状、精神等);或经过迅速输液、

4、输血后,CVP仍在下降。4.Hb、RBC与HCT继续下降,Ret持续增高。5.肠鸣音活跃。该指征仅作参考,因肠道内有积血时肠鸣音亦可活跃。继续出血的表现病因诊断的方法:1.内镜2.血管造影3.核素扫描(99锝ECT扫描)4.GI与全消化道钡透5.吞线试验2表2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的Forrest内镜分级Forrest分级溃疡病变再出血概率(%)  Ⅰa喷射样出血55      Ⅰb活动性渗血55      Ⅱa血管显露43        Ⅱb附着血凝块22 Ⅱc黑色基底10 Ⅲ基底洁净5Dieulafoy'

5、sLesionForrestIa2恒径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孤立性数毫米至10毫米,圆形或椭圆形糜烂或浅表溃疡,中央可见小动脉搏动性喷血,粘膜上显露一条血管附有凝血块,周围未见溃疡。近期出血则可见病灶基底呈棕褐色血栓或血痂或见到隆起小动脉,或息肉状隆起,表面糜烂、喷血。内镜下表现间接证据:血痂附着于粘膜表面,周边渗血,或胃腔、十二指肠球部充满新鲜血,波动感与脉搏一致。病因(1)炎症溃疡性疾患:急性糜烂性出血性食管炎或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应激性溃疡。(2)机械性疾患:食管裂孔疝、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6、(Mallory-Weiss)及胆管出血。。(3)血管性疾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肠系膜血管栓塞、血管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Dieulafoy病。(4)新生物:息肉、平滑肌瘤、间质瘤、恶性淋巴瘤及癌肿等。(5)全身性疾患:血液病、尿毒症及胶原性疾患常见病因(英国)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和胃)33-51%胃或十二指肠糜烂8-15%食管炎5-15%食管和胃静脉曲张(EGVB)5-10%?Mallory-Weiss综合征5-15%?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血管畸形2-5%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obscure

7、gastrointestinebleeding,OGIB)5%(一)消化性溃疡病出血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据国内、外报道,溃疡病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50%,其中尤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多。致命性出血多属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或胃小弯穿透溃疡腐蚀粘膜下小动脉或静脉所致。部分病例可有典型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出血前数日疼痛加剧,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这些症状,对溃疡病的诊断很有帮助。但有30%溃疡病合并出血的病例并无上述临床症状。2222止血夹的应用(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据北京地区5191例成人上消

8、化道出血病例统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绝大部分病例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临床上往往出血量大,呕出鲜血伴血块,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如若体检发现有黄疸、肝掌、蜘蛛痣、脾大、腹壁静脉怒张、腹水等体征,诊断肝硬化不难。但确定出血原因并非容易。一方面大出血后,原先肿大的脾脏可以缩小,甚至扪不到,造成诊断困难;另一方面肝硬化并发出血并不完全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有1/3病例合并溃疡病或糜烂性胃炎出血。肝硬化合并溃疡病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