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

ID:33582822

大小:628.1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7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_第1页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_第2页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_第3页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_第4页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卷(Volume)30,期(Number)4,总(SUM)111页(Pages)470—480,2006,11(November,2006)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方维萱,胡瑞忠,苏文超,王国芝(1.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地质调查所,北京100012;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摘要:通过大陆构造地质研究和分析认为:在印支期sw—NE挤压构造

2、应力场的驱动下,本区沉积盆地内可能形成自sw—NE向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滇东南一桂西北)。在燕山早期,环太平洋板块白sE—Nw挤压构造应力场驱动下,本区可能形成自SE--~NW向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桂东南一黔西北一滇东北),且可能被限定在康滇断块隆升区西边界的以东地区。在燕山晚期,伴随大陆构造进入伸展一走滑体制和山间断陷盆地的形成,幔源热物质侵位形成盆地流体的垂向热(流)应力驱动源,这种张剪性构造为流体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古潜山、褶皱一断裂带、逆冲断裂一褶皱带和脆韧性剪切带可能是本区主要流体圈闭构造和矿床定位构造,

3、成矿系列可划分为改造型拉分盆地中古潜山控制的F—Fe—S—Sb—Au成矿系列、褶皱一断裂带热水再造成因的sb—As—Hg—Au成矿系列、改造型盆地边部逆冲断裂一褶皱带中热流体成因的Ge—Ag—Pb—Zn成矿系列和脆韧性剪切带中w—sb—Au成矿系列。关键词: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盆地流体;成矿系列;褶皱一断裂带;古潜山;扬子地块南缘中图分类号:P544.4;P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06)04-0470—110引言常由不同构造地体拼合而成,这种不稳定型基底构造层在后期伸展体制下易形成断块沉降和隆

4、升,断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是指在造山带一高原一块沉降区演化为沉积盆地,断块隆升区演化为海岛,沉积盆地的耦合与转换过程中,由大陆内部构造一形成典型的盆地一海岛格局和“秦岭式”伸展构造热流体多重耦合与协同作用下形成的成矿系统。它(方维萱等,2001a)。断块隆升区(海岛)为相邻沉具有如下特点(以滇黔桂三角区为例):(1)成岩成积盆地的蚀源岩区和物源供给区,因此,“三层式”矿系统发生在大陆地壳背景下,在大陆地壳演化过基底构造层的物质组成对后期成岩成矿有一定控制程中有显著多次的强烈幔一壳相互作用和物质传输作用,尤其对沉积盆地内热水同

5、生沉积成岩成矿及与循环过程发生。局部洋壳化主要因大量的幔热物区域成矿分带控制明显。(3)成岩成矿具有长期演质被传输进入大陆地壳,造成大陆地壳局部裂解而化过程和多成因、成矿物质多来源特点,这种成矿集形成断块构造,尽管大陆地壳有局部洋壳化,但仍以中区常发育两种成矿系列叠加。在先期形成矿源层大陆地壳为主体。(2)一般基底由太古代结晶基或矿化层基础上,后期经构造再造或改造作用形成底、元古代变质基底和早古生代褶皱基底(或称过工业富集,它们被称为沉积一改造型层控矿床,因先渡性基底),具有“三层式”基底结构。基底构造层期形成矿源层(裘愉卓

6、等,1997)和后期构造再造或收稿日期:2003—03—21;改回日期:2006—06~05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编号20OlCB409805)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编号200303)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方维萱(1961一),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产勘查、沉积盆地与地质流体研究.Email:fangwuxuan@tOm.coin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4期方维董等: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47l改造(涂光炽,198

7、7;吴学益等,1997)作用的程度差流体大规模流动(滇东南一桂西北)。异,形成特有的成矿系列;先期形成矿层受后期岩浆在燕山早期,环太平洋板块自sE—Nw挤压构或构造流体成矿作用叠加富集,它们被称为沉积一造应力场的驱动下,本区可能形成自SE—NW向的岩浆热液叠加矿床(涂光炽,1987)。(4)成矿集中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桂东南一黔西北一滇东北),区和矿床定位构造常有两种(或多种)控制因素,先因在康滇断块隆升区东西两侧曾形成了近南北向断期构造多为成矿集中区的主控构造,后期岩浆一构裂带,且发生构造应力场转换,近南北向走滑构造形造多

8、为矿床和矿体定位的主控构造。构造变形筛分成一系列次级NE向压扭性断层组。研究区内自一成矿期分期配套一多期流体耦合与协同研究有助SE--~NW向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可能被限定在康于认识和筛分矿床的主控因素和找矿方向(方维萱滇断块隆升区西边界的以东地区,次级NE向压扭等,2001b、c,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