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 building

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 building

ID:33594940

大小:1.26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7

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 building_第1页
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 building_第2页
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 building_第3页
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 building_第4页
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 building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 building》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b1.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简述1.1基于材料的本构模型本工程混凝土本构关系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附录C中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本构模型,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图1-1;钢筋采用双折线本构模型,如图1-2,屈服前后的刚度不同,屈服后的刚度使用折减后的刚度。无论屈服与否,卸载和重新加载时使用弹性刚度。剪切本构采用了理想弹塑性双折线模型,屈服前后的刚度不同,屈服前卸载和重新加载时使用弹性刚度;屈服后卸载时指向原点,重新加载时使用卸载刚度重新加载。如图1-3所示。图1-1 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图1-2 双折线钢筋本构关系图1-3理想弹

2、塑性剪切本构模型1.2基于截面的塑性铰滞回模型滞回模型是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参数,共有双折线、三折线、四折线等多种滞回模型。本工程钢筋混凝土和型钢混凝土构件采用了修正武田三折线模型,如图1-4所示,其仅考虑了刚度退化,没有考虑强度退化。第一折线拐点用于模拟开裂强度,第二个折线拐点用于模拟屈服强度,修正武田三折线模型对武田三折线模型的内环的卸载刚度计算方法做了修正。钢结构构件则采用了标准双折线滞回模型,卸载刚度使用弹性刚度,如图1-5所示。图1-4 修正武田三折线滞回模型图1-5 标准双折线滞回模型1.3非线性梁柱单元程序采用了具有非线性铰特性的梁柱单元。梁单元公式使用了柔度法(flexi

3、bilitymethod),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位移使用了小变形和平截面假定理论(欧拉贝努利梁理论,EulerBernoulliBeamTheory),并假设扭矩和轴力、弯矩成分互相独立无关联。非线性梁柱单元可考虑了P-Δbb效应,在分析的每个步骤都会考虑内力对几何刚度的影响重新更新几何刚度矩阵,并将几何刚度矩阵加到结构刚度矩阵中。根据定义弯矩非线性特性关系的方法,非线性梁柱单元可分为弯矩-旋转角单元(集中铰模型)和弯矩-曲率单元(分布铰模型)。本工程采用的是弯矩-旋转角梁柱单元,即在单元两端设置了长度为0的平动和旋转非线性弹簧(非线性弹簧用如前所述的基于截面的塑性铰滞回模型模拟),而单

4、元内部为弹性的非线性单元类型,非线性弹簧的位置如图1-6所示。图1-6弯矩-旋转角单元的铰位置示意图1.1非线性墙单元程序提供了带洞口的基于纤维模型的非线性剪力墙单元。非线性墙由多个墙单元构成,每个墙单元又被分割成具有一定数量的竖向和水平向的纤维,每个纤维有一个积分点,剪切变形则计算每个墙单元的四个高斯点位置的剪切变形。(每个纤维内力和变形的计算采用如前所述的基于材料的本构模型),考虑到墙单元产生裂缝后,水平向、竖向、剪切方向的变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非线性墙单元不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假设水平向、竖向、剪切变形互相独立。每次增量步骤分析时,程序会计算各积分点上的应变,然后利用混凝土和钢筋的应

5、力-应变关系分别计算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剪切应力计算单元高斯点位置的剪切变形。如图1-7,1-8所示。图1-7非线性墙单元图1-8 墙单元的各成分铰位置bb1.1纤维材料本构“应变等级”的说明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中以混凝土的实际应变与混凝土峰值压应变的比值(ε/εc)来定义混凝土的“应变等级”,本工程混凝土的应变等级按如图1-9所示定义。钢筋材料本构关系中以钢筋实际应变与钢筋的屈服应变的比值(ε/ε0)来定义钢筋的“应变等级”,本工程钢筋的应变等级按如图1-10所示定义。墙单元剪切本构关系中以单元的实际剪切应变与屈服剪应变的比值(γ/γ0)来定义墙单元的剪切“应变等级”,本工程剪力墙单元的

6、剪切应变等级按如图1-11所示定义。图1-9混凝土材料应变等级图1-10钢筋材料的应变等级图1-11墙单元剪切应变等级1.2截面塑性铰“屈服状态”的说明双折线铰输出一种状态即达到第一屈服的状态(包含屈服后状态)。三折线铰输出两种状态,第一个是开裂及开裂到屈曲前状态,第二个是屈服及屈服后状态,图例中用两种颜色区分。图形中的比例值为在该项上处于该状态铰的数量与分配给构件的该类型铰总数的比值。1.3计算方法本工程非线性方程计算采用Newmark-β直接积分方法,采用完全牛顿-拉普森法(Newtom-Raphson)进行迭代收敛计算直至满足收敛条件,迭代参数中设定最小时间步长为0.00001秒,

7、最大迭代次数为30次,不考虑了P-Δ效应的影响,非线性分析时自动更新阻尼矩阵。bb1.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的分析2.1层间位移角图2-1地震波作用X主向塔1层间位移角图2-2地震波作用Y主向塔1层间位移角图2-3地震波作用X主向塔2层间位移角图2-4地震波作用Y主向塔2层间位移角bb2.2楼层剪力图2-5地震波作用X主向塔1楼层剪力图2-6地震波作用X主向塔2楼层剪力图2-7地震波作用Y主向塔1楼层剪力图2-8地震波作用Y主向塔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