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ID:33604518

大小:526.85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2-27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1页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2页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3页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4页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4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二〇一四年九月目录力学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6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9环境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3力学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

2、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在力学相关计算软件应用、研究与开发的能力。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及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前沿动态,具备在力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宏微细观固体力学材料宏观塑性与损伤本构方程在大变形框架下满足各种对称性的一般不变性表示,以及有效的数值积分方法。固体宏细微观多尺度力学行为的实验、理论与计算方法。包括典型多晶材料(复杂系统)相变力学行为中存在的多尺度(如各种空间尺度与时间尺

3、度)和多场耦合(如力场-热场的耦合)效应,非平衡的相变过程中力场-热场的耦合对相变行为和涌现结构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尺度律。2.计算固体力学及仿真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数值分析理论与方法(有限元法、多尺度方法、数值渐近法、对称边界元与有限元耦合)研究大型复杂结构或基础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响应状态或过程。包括线性与非线性应力与变形分析、施工过程仿真、结构材料失效状态与破坏过程模拟等有关数值模拟理论、仿真算法,软件开发及其工程应用研究与失效评估。3.非均质/颗粒材料力学以复合材料及岩土材料等非均质/颗粒材料为对象,研究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关联、尺度效应、宏观各向异性等力学行为

4、,发展微观结构的理论模型、实验方法及数值模拟。4.多场耦合力学以理论建模、模型试验、原型观测或数值计算等研究手段,研究多孔介质和裂隙介质的饱和/非饱和、稳定/非稳定渗流,复杂应力状态下岩土体多相流THM耦合模型与数值分析方法;深部裂隙岩体在强耦合作用下的损伤破裂机制与核素迁移规律;复杂岩体工程的渗流控制原理与多场多相耦合条件下的稳定分析方法。5.智能材料与结构以结构及材料损伤识别与结构健康监测为主要应用目标,开展基于压电材料和光纤主动传感的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涉及智能材料与结构在多场耦合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压电作动/传感网络的建立与优化、全耦合场压电材料与结构波动瞬态动力学建模、压

5、电机电阻抗建模及以及利用应力波传播方法、以非线性损伤指标为核心开展压电材料主动Lamb波的结构健康监测研究。6.大型结构抗震抗风研究大型结构抗震抗风理论与实验研究,大型结构抗震计算与振动台试验,动力测试技术,高层、高耸、大跨度风荷载分析,风致响应计算与风洞试验。17.振动控制理论研究研究结构抗震减振的理论,主要研究阻尼器在减振抗震中的耗能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波力发电中振动状态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从海浪提取能量的方法和技术及海浪能转化为电能的机理,研究海浪能量传递机理(涉及液固耦合)和控制方法以及相关技术。8.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应用掌握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能够从事工程结构(如

6、闸门、大坝、厂房、空间网壳等)的优化设计与研究工作。9.流体与结构耦合作用研究以理论建模、模型试验、原型观测或数值计算等研究手段,研究复杂结构与流体介质相互作用效应与机理,包括输水渡槽、钢闸门、压力钢管等结构的流体耦合振动特性、动力响应分析与应用研究。10.结构耐久性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在役工程结构的老化、损伤检测与耐久性评估,及其修复与加固。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申请提前毕业者在校最低学习年限不低少于两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公共必修课11学分,学科通开课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

7、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委培类研究生可免修);学位论文10学分。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2门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五、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求,要求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难度适当,份量适中。鼓励学位论文选题贴近学科前沿,注重基础性的研究选题。论文选题需经导师审核同意。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时间不得晚于第三学期。由3至4名本学科教师组成小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