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暖气病”患者骤增 专家详解如何应对

医院“暖气病”患者骤增 专家详解如何应对

ID:33607708

大小:314.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医院“暖气病”患者骤增 专家详解如何应对_第1页
医院“暖气病”患者骤增 专家详解如何应对_第2页
医院“暖气病”患者骤增 专家详解如何应对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院“暖气病”患者骤增 专家详解如何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院“暖气病”患者骤增专家详解如何应对(图)“暖气病”正在侵袭我们的健康每年冬天,“供暖”就成为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格外关心的事儿。但暖气一来,却成了健康杀手。记者近日走访以及电话采访了北方多家大型医院,发现俗称的“暖气病”患者在最近半个月内骤然增加。它带来的危害,小到嘴唇干裂,大到呼吸道感染,无一不提醒我们,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学会和它“和平共处”。“暖气病”侵袭北方城市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解到,供暖半个多月以来,在哈尔滨、沈阳、天津、太原、保定等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些医院,因感冒咳嗽、嘴唇干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就诊的人也多了起来。而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内

2、科疾病,以及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科疾病也出现了一个发作的小高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的220张病床、呼吸科90张病床都已住满,加床挤满了楼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以及呼吸科的病房也早已爆满。伤害人体五大部位造成“暖气病”的最大原因在于人体水分丢失。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水分,其中经皮肤600—700毫升,经呼吸道300—400毫升。来暖气后,室内干燥,丢失的水分就更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心血管、泌尿系统等身体五大部位都会跟着“遭殃”。呼吸系统。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

3、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了暖气后,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介绍,屋里暖气过热,和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

4、心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泌尿系统。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可要小心,你的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皮肤。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眼睛。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

5、造成干眼症。卫生部北京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夏群介绍,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暖气病”正在侵袭我们的健康多吃水果少洗澡怎样才能减少患上“暖气病”的几率?专家们为大家支了以下几招。室温不超过22摄氏度。冬天室温不宜过高,18—22摄氏度最适宜。一方面可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另一方面也避免室内太干。冬天室温稍微低点对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表明,室温在15—20摄氏度(17摄氏度最佳)时,脑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最高。多吃韭菜胡萝卜。每天要保证2000毫升的饮水量,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皮肤较干的人,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韭菜、胡萝卜、牛奶、小白菜、茴香、菠菜、动物肝脏等。

6、此外,冬天不宜洗澡太勤,一般每周一两次即可,而且水温不要太高,尽量不用肥皂,洗澡后应涂抹甘油、白凡士林等油脂较多的护肤品。“暖气病”正在侵袭我们的健康暖气片上放盆水。空气中相对湿度在45%—65%时,人体感到最舒适。用加湿器时,一定要保证每天换水,每周清洗一次,否则容易滋生病菌,引发呼吸道感染。夏群觉得,要想让水迅速蒸发,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水和空气接触的面积,比如用拖把多拖几次地。“你会发现,刚拖完地没几分钟,地面就干了,这些水分自然是跑到空气里了。”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王京岚教授则告诉记者,协和医院老病房的暖气片上都配有一个长条的水槽,就是用来保持室内湿度的。每天通风半小时。李为

7、民提醒,东北人有“猫冬”的习惯,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更要适当开窗通风。最佳时间段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此外,专家们还推荐了几种防干燥的保健方法:眼干眨眼。夏群说,促进泪液的循环和分泌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多眨眼。工作间隙,先远眺2分钟,然后做1分钟眨眼运动,60次左右即可,最后闭目休息2分钟。口干吞津。中医里有种“吞津养生法”。每日晨起,微闭口唇,舌抵上腭,当嘴里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时,随意念将其缓慢吞下,反复3—4次。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有益于保持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