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ID:33610535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_第1页
《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_第2页
《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_第3页
《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_第4页
《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数据采集技术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二:软件设计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三:设计实例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四:智能仪器的新发展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八、说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2、模块学时分配3、考核方法及手段4、注意事项5、其他说明一、课程名称:智能化仪器原理及应用二、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

2、程三、必备基础知识:单片机接口技术、控制原理、电子技术及电工原理等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2、课程的作用:智能化仪表是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智能化仪表的组成原理、设计技术和应用方法。课程涉及微机接口、标准总线、数据处理方法、测量控制算法、故障诊断、虚拟仪器、以及智能化仪表的典型实例分析。目的是让学横掌握智能化仪表的设计、开发方法,适应现代测控仪器发展的要求。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1、掌握智能仪器的输入、输出通道及接口技术的基本设计方法。2、掌握智能仪器外设接口技术的基本设计方法。3、学

3、习智能仪器的自动校准和自诊断技术。4、学习智能仪器的软件基本编制方法——模块化设计。5、学习数据处理与信号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如:抑制或消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基本数据处理方法。6、掌握智能仪器的基本抗干扰设计方法(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措施)。7、了解虚拟仪器的特点、学会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虚拟仪器设计。六、重点和难点1、重点:智能仪器的组成、特点、设计要点,智能仪器的现状和发展;各种A/D、D/A转换的原理及与微机的接口电路的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等实际应用。键盘与接口,LED显示与接口,CRT显示与接口,微型打印机接口以及G

4、P-IB通用接口总线和串行接口总线的相关技术。硬件故障自检,自动测量功能,干扰与数字滤波等技术的应用设计。电压测量为主的智能仪器,如智能化DVM、DMM的原理,智能化RLC测量仪的原理及应用,智能电子计数器、数字存储示波器以及虚拟仪器的开发与应用。2、难点:各种A/D、D/A转换的原理及与微机的接口电路的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等实际应用。键盘与接口,LED显示与接口,CRT显示与接口,微型打印机接口以及GP-IB通用接口总线和串行接口总线的相关技术。硬件故障自检,自动测量功能,干扰与数字滤波等技术的应用设计。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数据采集技术1、教学

5、内容(1)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2)模拟信号调理(3)传统A/D转换器及接口技术(4)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及举例(5)数据采集系统的误差分析2、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A/D转换器及接口技术,程控放大及量程自动切换技术;(2)理解浮点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3)了解多通道并行采集技术,数据采集系统的误差分析。3、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模块二:软件设计1、教学内容(1)软件设计概述(2)软件开发模型与设计方法(3)基于裸机的软件设计(4)基于

6、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软件设计(5)软件测试2、基本要求(1)理解软件设计方法学概述,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仪器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设计;(2)掌握PC机为核心的智能仪器系统软件设计;(3)了解多处理器的智能仪器系统软件设计。3、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模块三:设计实例1、教学内容(1)智能仪器的设计原则及研制步骤(2)固体密度测试仪的研制(3)基于TMS320VC5402的地下管道漏水检测仪设计2、基本要求(1)理解智能仪器工程设计方法;(2)掌握智能化仪器设计实例,便携式

7、智能仪器设计实例;(3)了解多传感器智能仪器设计实例。3、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模块四:智能仪器的新发展1、教学内容(1)虚拟仪器(2)网络化仪器2、基本要求(1)了解智能仪器的最新发展趋势;(2)掌握有关虚拟仪器、网络化仪器的基本内容。3、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八、说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1)吴勤勤,智能仪表原理、设计及调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

8、徐爱钧,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3)赵新民,智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