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ID:33612973

大小:5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7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1页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2页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3页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4页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学习提示]通过学习,要了解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正确理解它们的性质和作用范围,并能在实际思维中自觉遵守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揭露并纠正违反逻辑规律的各种错误。学习本章要重点领会和掌握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遵守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第二,“思想要确定”是学习这一章的要领,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的共同的基本要求。违反这个要求必然出现的逻辑错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不可。第三,不矛盾律和排中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弄清二者的区别。充足理由律要求论断的理由是真实的充分的,而进则是否充分,逻辑是管不了的。只有理由与论断间

2、的逻辑联系,才是形式逻辑所研究的范围。但是,由于充足理由律在普通思维,特别是论证中有独特作用,所以,本章仍在最后作一般性介绍。逻辑规律是思维形式之间的必然联系。逻辑规律有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前述有关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各种具体规则,或者是关于明确概念的,或者是关于正确使用某种判断的,或者关于正确进行推理的。但是,都不是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所要共同遵守的。它们都是逻辑的特殊规律。除特殊规律外,还有一般规律,即基本规律,这就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逻辑的基本规律与特殊规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基本规律对特殊规律具有统摄作用,是各种思维的逻辑形式所必须普遍遵守的规律。所以,在思维过程中,既要遵守逻辑

3、的特殊规律,又要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它们都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思维的规律,它对思维的基本要求是思想的确定性。思想的确定性具体表现为同一性、不矛盾性和明确性。同一律是保证思想具有同一性的规律,不矛盾律是保证思想具有不矛盾性(或前后一贯性)的规律,排中律是保证思想具有明确性的规律。遵守这几条规律,思想才会有确定性。违反这几条规律,思想就会出现含糊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所以,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正确思维必须遵守的起码准则,是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有效推理的必要前提。逻辑规律是思维领域里的规律,同时又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否认这一点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列宁

4、说:“逻辑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①尽管客观事物千变万化,但是,具体事物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总是有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反映到人的思维中,就要求人的思想具有同一性、不矛盾性、明确性。一句话,要求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思维的语言具有确定性。这就是逻辑的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第一节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具有同一性。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或“如果A,那么A”。也可用符号表示为:“A→A”。这里的“A”表示任一思想,即它可以表示任一概念或判断。这个公式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的任何一

5、个概念或判断,自身是同一的。所谓概念同一,就是一个概念反映什么对象就的反映什么对象。所谓判断同一,就是一个判断断定什么事物情况就断定什么事物情况,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是始终同一的。同一律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更;第二,判断也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概念同一,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同一。但是,形式逻辑把研究重点放在概念的外延的同一性上。例如,《过秦论》一文中的“吞并天下”,“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等诸概念内涵虽有差别,但形式逻辑更关心这些概念的外延的完全同一。形式逻辑研究判断的真假关系。例如,“关非所有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A)与“有的

6、人不是自私自利的”(O),两个判断尽管属不同的种类,但在真假关系上却是等值的。准确地掌握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是保持判断同一性的重要条件。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根据同一律的要求,违反同一律蝗逻辑错误有两种: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不是在原来意义上使用某个概念,而是把不同的概念混淆为一个概念,或者改换同一个概念的含义,就叫“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例如: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如果你从山脚往上爬,在那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在青凛凛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的雪莲。它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根部扎入岩隙,汲取着雪水,承受着雪光,洁白晶莹,柔

7、静多姿。这段文章两次用了“雪莲”,一次用了代词“它”也实指“雪莲”。第一指“雪莲”这种草本植物,第二个“雪莲”前面加了“一朵朵玉琢似的”限制词,显然指“雪莲花”。接着一个“它”字,照理指代上句的“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然而“它”的实际内容却是指这种草本植物。三处“雪莲”没有保持同一内容,混淆了“雪莲”和“雪莲花”两个概念,违反了同一律。(这段话还有主语残缺的毛病,应在“承受着雪光”前加主语“花儿”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