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世襄著作有感

读王世襄著作有感

ID:33615087

大小:52.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读王世襄著作有感_第1页
读王世襄著作有感_第2页
读王世襄著作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王世襄著作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王世襄著作有感祝大同最初,我是从《中国烹饪》这本杂志上看到王世襄先生大名。因为内子对烹饪有些兴趣,所以多年来一直订阅《中国烹饪》,手边有一本1988年的刊物,王先生便与于光远、王利器、许姬传、李一氓、沈治平、费孝通七人为此家刊物的顾问。十五岁那年,我赶上文化大革命,等到1976年文革结束,已经是二十五周岁。文革那十年百业凋零,在我的印象里,除了来访的基辛格、尼克松,还有那些同席的陪客,谁还能奢谈什么美食。那时传说基辛格在中国几天的时间里,就增加了多少磅的体重。还传说请尼克松到北京饭店吃了一盘炒鸡

2、舌头,还吃了一盘炒鸭掌蹼,用了多少只鸡,用了多少只鸭,怎样不可以想象,怎样让尼克松夫妇惊讶。于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有那样值得自豪了,文革那些年太原市的市民到粮店买粮食要前一天下午就开始排队,整整排一夜,熬到第二天才能买到这一个月的粮食供应。要是冬天,天寒地冻,家里的几口人轮流替换,那罪不好受。那时候太原市民白面是百分之十五,然后按人口供应一人一斤或者两斤小米大米豆类几种杂粮,其余就是两种粗粮,一种玉米面,一种高粱面。后来的几年连玉米面都少见,多是高粱面,这种高粱有个挺政治

3、化的名字,叫“反修高粱”。这种高粱面粘性很差,根本就团不到一块儿,商店里还卖一种榆皮面,据说是用榆树树皮磨成的,因为有树胶,将它按比例掺进高粱面才可能成形。后来也有技术能手发明了一种钢丝面机器,将高粱面直接放进机器,经过高温高压,把高粱面挤压成一根结实的面条,老百姓管它叫钢丝面,难吃而且不好消化。文革结束以后,改革开放,政治社会日渐宽容,物质生活也日渐丰富,在一些人当中便有了一个精神上向传统文化的续接,饮食文化也在其中。梁实秋那些平淡从容的《雅舍谈吃》就有不少人喜欢,后来还有出版社出版了几种学人谈

4、吃的书籍,也受到了同道的欢迎。八十年代中国商业出版社还整理出版了《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出版说明称:我国的烹饪技术,是一份至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就在这几年在《中国烹饪》中读到了王世襄先生的一些饮食文化的小品,也在汪曾祺等人的饮食文章里读到了王世襄先生厨艺的趣闻。1990年第11期《中国烹饪》有汪曾祺的一篇《食道旧寻》,里面写到了王世襄先生:“学人中有不少是会自己做菜的。但都只能做一两只拿手小菜。学人中真正精于烹饪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世襄以此为一乐。有时朋友请他上家里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

5、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据说过去连圆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后来,引得先生自己出来声明,转过年1991年第4期的《中国烹饪》发表了先生的《答汪曾祺先生》,说去朋友家做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这确有其事。说去朋友家做菜连圆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这是传闻之误。但此事也不是无中生有,真有热心此道的人,把圆桌面像梨园武生扎靠旗似的绑在背上,骑车到亲友家担任义务厨师,不知怎地,将此韵事转移到先生身上。十几年前我见到了王世襄先生编撰的一本《明式家具珍赏》,如果没有记错,那本图

6、册里的大部分明代家具应该是先生自家的收藏,最让我难忘,居然其中还有一只四条腿的小板凳,我真不知道先生怎样一双慧眼从市井之中拣出了这样一只明代的小板凳。因为,小时候自己家里的陈设也多是些紫檀、香樟的传统家具,所以看到此书,便有一点儿怀旧的心情。当时书店的主人把书价让到一百块钱卖给我,阮囊羞涩,终于没有舍得买。至此才知道先生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热爱。1994年,《读书》杂志第5期和第7期分别发表了朱家晋《读〈说葫芦〉说葫芦》和黄裳《“葫”中日月长》,知道香港壹周刊出版社出版了王世襄先生的《说葫芦》。几年后

7、见到了内地版的《中国葫芦》,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天然、勒扎、范制、火画、押花、刀刻六章,下卷则是分述鸣虫种类及捕捉蓄养之道。让读者真正见识到了葫芦的学问。去年,王世襄先生出版了自选集《锦灰堆》(全三卷),正文前面印有先生自序手稿:“元钱舜举作小横卷,画名‘锦灰堆’(见《石渠宝笈初编》、《吴越所见书画录》),所图乃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等物,皆食余剥剩,无用当弃者。窃念历年拙作,琐屑芜杂,与之差似,因以《锦灰堆》名吾集。”第一卷有家具、髹漆、竹刻、书画等章,第二卷有雕塑、乐舞、忆往、游艺

8、、饮食等章,第三卷选收先生历年所作诗词120首,由他和夫人袁荃猷手书影印。另外,共有线图234幅,黑白图424幅,彩图255幅。这三卷承友人的美意赠送给我一套,在灯下坐稳了细细地读,非常喜悦。十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先生编的《明式家具珍赏》,记得书后附有先生的著作目录,印象里先生文革以前多只有自己刻印的油印本存世。《锦灰堆》里收有先生的著作目录,八十年代以前先生编撰正式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古代音乐史参考图片》(1--5辑)1954--1957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音乐书目》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