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

ID:33615468

大小:5.08 MB

页数:183页

时间:2019-02-2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_第1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_第2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_第3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_第4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编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生态城市发展研究张小军指导教师董锁成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申请学位级别博士学科专业名称人文地理论文提交日期2005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2005年5月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答辩委员会主席摘要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严重,特别是西部一些生态问题突出、经济发展又相对落后的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非常大,这始终制约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要提高西

2、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提高经济收入,改善居住环境、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设施等,使西部地区人民能享有与东部发达地区接近、甚至相同的福利水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黄土高原经济落后、生态脆弱,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的严峻形势,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从生态城市的内涵与本质来看,建设生态城市正是落实国家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人居环境、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西部地区生态条件本身就比较脆弱,同时经济发展又比较缓慢,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在西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建设生态城市就是探索如何在当地建设和谐社会。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

3、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创新点、技术路线以及典型区的选择因素等。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一节从不同的学科理论角度阐述对生态城市的认识;第二节详细阐述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内容:城市生态,生态城市景观,生态建筑,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中水工程,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化与生态伦理;第三节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研究,分析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进展;第四节从最初的比较原始的理想生态城市开始,一直到近代和现代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对它们进行系统地理论与实践总结;第五节对目前国内尚处于研究空白的生态村研究进行总结与概括,介绍国外学者与相关

4、组织对生态村、生态文化的研究,并以我国东西部地区两个有代表性的生态村作案例分析,为第五章陇西南安乡河浦社生态村建设作铺垫性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也有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第六节总结这一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其他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提供参考。第三章是陇西城市发展现状的评价部分。第一节简要介绍了陇西城市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尤其是水资源条件等;第二节运用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对陇西县各乡镇的城镇基础设施进行评价分析,以陇西25个乡镇的29个社会经济指标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方法评价陇西各乡镇的发展等级;第三节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陇西生态城市建设的四级、三大功能

5、组团的城市指标体系,对陇西县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剖析陇西建设生态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陇西建设生态城市的工程项目,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机制。第四章是对陇西城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粮食、水、能源、土地利用五方面的系统分析,以及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的未来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情景分析。第一节首先通过陇西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出生率与死亡率等历史资料,推算不同人口增长率的未来50年人口情景;其次,计算不同统计口径下的陇西城区城镇化水平,探讨陇西的城镇化过程并预测分析未来陇西城区的城镇化水平;第三,对陇西城市与乡村地区居民的粮食消费与营养状况的抽样调查;第四,对

6、陇西城区用水量作系统分析,结合陇西城区的人均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预测未来20年陇西城区的用水平衡状况;第五,对陇西城区的能源消费与利用分析,i第六,对陇西城区土地利用分析。第二节是在以上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陇西走传统发展道路与建设生态城市两种不同模式下的情景分析。第五章在前面对陇西城市现状分析和陇西城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陇西循环型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设计。第一节提出建设陇西循环型生态城市的构想;第二节针对陇西城区缺水严重的情况,提出建设陇西节水型社会的设想,借鉴国内外城市集雨工程的经验,系统分析陇西城区集雨效应、陇西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与堆肥厂建设、陇西城区绿化系统建设、陇西传统

7、建筑与民居保护,总结陇西建设循环型生态城市的模式和陇西循环型生态城市规划流程;第三节基于GIS支持下的陇西县域范围内居民点空间信息提取方法,运用高程、坡度、坡向、水源距离、植被多生态因子加权分析,对陇西城区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并对南安乡河浦社生态村建设的特色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第四节结合陇西城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特有地形特征,提出陇西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对策和管理措施。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的理论创新和主要结论,以黄土高原丘陵区的案例研究为对象,总结陇西循环型生态城市模式,包括生态城市环境、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