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ID:33615594

大小:966.96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2-27

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1页
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2页
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3页
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4页
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B题目: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1.设计题目: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水溶液(2)设备形式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3)操作条件①水溶液的原料液的质量分数为0.15,完成液质量分数为0.45,原料液温度为80℃,恒压比热容为3.5kJ/(kg·℃)。②加热蒸汽压力为400kPa(绝压),冷凝器压力为20kPa(绝压)。③各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为:=200

2、0W/(·℃),=1000W/(·℃),=500W/(·℃)。④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溶液的浓缩热和蒸发器的热损失,不考虑液柱静压和流动阻力对沸点的影响。⑤每年按照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3.设计内容⑴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形式进行简要论述。⑵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⑶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⑷主要辅助设备选型,包括气液分离器和蒸汽冷凝器等。⑸绘制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⑹对本设计进行评述。⑥厂址:天津地区KNO3水

3、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摘要蒸发器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等行业的水溶液或有机溶媒溶液的蒸发,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例如中药生产的水、醇提取液等)。同时,蒸发操作也可对溶剂进行回收。随着工业蒸发技术的发展,蒸发器的结果和型式也不断的改进。目前,蒸发器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循环型,包括中央循环管式、悬筐式、外热式、列文式及强制循环式等;另一类是单程型,包括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等。这些蒸发器型式的选择,要多个方面综合得出。现在化工生产实践中,为了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很多厂家

4、采用的蒸发设备是多效蒸发。因为这样可以降低蒸气的消耗量,从而提高蒸发装置的各项热损失。多效蒸发流程可分为:并流流程、逆流流程、平流流程以及错流流程。在选择型式时应考虑料液的性质、工程技术要求、公用系统的情况等。关键词:化工设备;三效蒸发装置;溶液;并流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目录一绪论……………………………………………………….....................(1)二设计任务………………………………………………….....................(2)2.1设计任务……………………………………………

5、….....................(2)2.2操作条件……………………………………………….....................(2)三设计条件及设计方案说明……………………………….....................(2)四物性数据及相关计算…………………………………….....................(3)4.1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3)4.2估计各效蒸发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4)

6、4.3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5)4.4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7)4.5有效温度的再分配…………………………………….....................(7)4.6重复上述计算步骤…………………………………….....................(8)4.7计算结果列表………………………………………........................(11)五主体设备计算和说明…………………………

7、….......................……..(11)5.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11)5.2循环管的选择……………………………………….........................(11)5.3加热管的直径以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12)5.4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13)5.5接管尺寸的确定……………………………………

8、.........................(14)六附属设备的选择………………………………………..........................(16)6.1气液分离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