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红楼梦_中_一僧一道_的文化意蕴_赵娟

_红楼梦_中_一僧一道_的文化意蕴_赵娟

ID:33619359

大小:242.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_红楼梦_中_一僧一道_的文化意蕴_赵娟_第1页
_红楼梦_中_一僧一道_的文化意蕴_赵娟_第2页
_红楼梦_中_一僧一道_的文化意蕴_赵娟_第3页
_红楼梦_中_一僧一道_的文化意蕴_赵娟_第4页
_红楼梦_中_一僧一道_的文化意蕴_赵娟_第5页
资源描述:

《_红楼梦_中_一僧一道_的文化意蕴_赵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6学术探索2013年6月No.6,2013AcademicExplorationJun.,2013《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文化意蕴赵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云南昆明650034)摘要:《红楼梦》中“一僧一道”集中体现了曹雪芹对于佛、道二教尤其是佛教的理解与体悟。“一僧一道”在太虚幻境与尘世之间示现的形象变幻,旨在告诫世人要破除对脏与洁、丑与美的执着;“一僧一道”同时登场,折射了中国文化史上佛、道二教融合互补的文化态势;“一僧一道”之使命乃是对红楼诸人物的度化指引。关键词:“一僧一道”;佛道融合;中国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2、6-723X(2013)06-0077-06在《红楼梦》中,“一僧一道”以其相貌奇特、病入膏肓之际,这一僧一道又飘然而至,依然是来去无踪、时隐时现、外丑内慧的基本特征与非一个癞头和尚、一个跛足道人,但此时的形象又凡魔力,既为小说本身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略有变化,书中对和尚的描写为:“鼻如悬胆两眉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费解的困惑。在红楼诸人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肮脏更有物中,“一僧一道”的活动实际构成了红楼叙事的一头疮。”那道士的模样则是:“一足高来一足低,一条暗线。他们云游至原始神界大荒山,将灵性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已通、凡心已炽的顽石幻化为一块

3、鲜明莹洁、扇水西。”在小说即将结束之际,亦即小说的第一百坠大小的美玉,并将其携入红尘,在历经十九个一十七回,贾宝玉所见到的和尚仍然是“满头癞春秋的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之后,最后又将其携疮,浑身腌臜破烂”的邋遢形象。回神界本源,返归自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那么,为何这“一僧一道”在太虚幻境“生得部小说即是以此为故事框架而逐步展开的。这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而到了凡间就变得“癞头“一僧一道”集中体现了曹雪芹对于佛、道二教尤跣脚”、“跛足蓬头”呢?其是佛教的理解与体悟。本文即以这“一僧一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和尚被描绘成外貌丑道”为切入点,来追寻其中之文化意蕴。陋、疯痴癫狂的形象,并非偶然

4、现象,而是有着颇一、“一僧一道”的形象:美丑深的文化渊源。众所周知,佛教以戒、定、慧三学作为修行之纲领,其中的“持戒”有“五戒”、“十变幻之文化意蕴戒”等。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律,无论“一僧一道”在《红楼梦》不同情节中的形象出家在家皆应遵守,其内容为一不杀生,二不偷有着较大的变化。在小说第一回中,顽石于大荒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十戒”为沙山无稽崖所见到的一僧一道是仙风道骨、轩昂飘弥戒和沙弥尼戒,是在五戒之外再加上不涂饰逸的。作者这样描写道:“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香、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亦不视听歌舞、不非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时食、不蓄金银

5、财宝五条。故而,不重视外形,不①席地坐谈。”但是,顷刻之间,他们的形象便发生打扮美饰乃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中国化的禅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尘世之中的甄士隐所见的一更是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摒弃原始佛教繁僧一道形象邋遢、狂放不羁:“那僧则癞头跣脚,芜的修习仪式,认为佛法不过是“吃饭、着衣、屙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屎、送尿”,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悟道,并逐步至第二十五回,宝玉与凤姐被赵姨娘作法陷害、作者简介:赵娟,女,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①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均出自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上、下册),中华书局2010

6、年版。77发展为自由放任,甚至表现为癫狂不羁。这固然铁拐,蓝采和则是常穿破烂衣衫,一脚着靴,一脚是佛教中国化在理论层面上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赤行,行乞闹市,乘醉而歌。而在史九敬先的《老在客观上鼓励了僧俗的个性独立。《传灯录》等庄周一枕蝴蝶梦》中,太白金星则化身为一个“衣佛教经典中所记载的禅宗大德呵佛骂祖、烧佛衫褴褛,命运不济”之人,等等,皆是如此。但在经、劈佛像等公案,便是佛家这种观念的极端表凡夫俗子看来,便会觉得其貌不扬,甚至丑陋怪现,在禅宗那里,痴狂成为通达、脱俗、自由的代诞,《红楼梦》中的道士即是这般模样。从中国文名词。故而,僧人特立独行、疯疯癫癫的怪诞举化的角度来看,人的外

7、在形象不过是虚幻变化的止,在某种意义上属于追求自由旷达、无拘无束假象,可美可丑,可脏可洁,看似肮脏、丑陋之物,的境界,人们不以其为怪诞不经,反而钦羡不已,极可能是最洁、最美之物,恰如太虚幻境联所言《红楼梦》中屡次出现的癞头和尚便属于此类。“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故而,求从《高僧传》等文献来看,中国佛教史上不乏道者要破除对脏洁、丑美等外相的执着,尽可能此类和尚,其中一些甚至是得道高僧。诸如五代保持人的心性纯洁,勤于修道,方能破执断惑,证后梁的契此和尚,传说为弥勒菩萨化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