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

ID:33624059

大小:57.9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7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夕阳西下,。②稻花香里说丰年,。③,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④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⑤树木丛生,。秋风萧瑟,。⑥红的像火,,。⑦《春》中展示春天成长过程的三个比喻句依次是:2.给“读千古美文”对出一个下联。3.仿照“春天,少年时期,耕耘人生”的句子,概括出人生其它三个阶段的生命特点。夏日:秋天:冬日:4.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和错别字,请一一改正。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①森林正在日益委缩。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

2、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④此销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⑤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①②③④⑤二.古诗文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了怎样的送别气氛?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7.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杨震拒贿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

3、者。”震曰:"天知,神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惭而出。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解释文中加点的字。之举遗或9•翻译下列句子。①暮夜无知者。②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0•用“〃”给文段分层。1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中心。12.古人拒收财物,清廉不贪的人很多,请说出一个你所知道的故事。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

4、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

5、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样子似乎美,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

6、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13.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O14.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14.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15.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6.下面是关于“访兰

7、”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选项是。理由是:17.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