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

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

ID:33626253

大小:645.91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2-27

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_第1页
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_第2页
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_第3页
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_第4页
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B84学校单位代码:10446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研究生姓名:苏金龙学科、专业:基础心理学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导师姓名、职称:杨昭宁论文完成时间:2014年4月万方数据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2、,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

3、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万方数据摘要作为群居动物,人类总是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群体当中,而一旦个体成为某个群体内部的成员,其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现象:对所属群体及成员评价更为积极,同时更乐意也更多的帮助内群体成员,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常常提及的内群体偏爱。已有关于该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族、地域、职业等分类形成的群体,那么基于性别分类的群体成员是否也存在内群体偏爱?如果存在性别内群体偏爱,其背后的产生机制是什么?本研究将通过三个实验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同时,研究还将结合进化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探求求偶动机这一因素对性别内群体偏爱

4、的可能影响。研究一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a和实验1b,分别以女性和男性为被试,探求性别内群体偏爱现象及求偶动机对其影响。具体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视频启动的方法激活被试的求偶动机,同时采用Go/no-go任务测量被试的内群体偏爱水平,结果发现:(1)女性被试中存在基于性别的内群体偏爱;(2)男性被试不存在基于性别的内群体偏爱。(3)求偶动机激活时,女性被试会给予高面孔吸引力的同性以更积极的评价,即在群体成员为高面孔吸引力条件下,求偶动机的激活可以使女性被试产生更强的基于性别的内群体偏爱,而在群体成员为一般面孔吸引力条件下,求偶动机则不会对女性被试的性别内群体偏爱产生

5、显著影响。(4)无论群体成员为高面孔吸引力还是一般面孔吸引力,求偶动机都不会影响男性被试基于性别的内群体偏爱。研究二着力于解答为什么会产生性别内群体偏爱。立足于整合理论,研究假设之所以女性被试会产生性别内群体偏爱是源于“我”在其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个体一般对自我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而“我”又属于女性,所以女性也是积极的。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采用行为主义条件作用范式激活被试“我—女性”这一连接,之后同样采用Go/no-go任务对被试的性别内群体偏爱进行测量,此外,我们还对被试所具有的内隐自我态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当女性被试“我—女性”的连接被激活之后,其将

6、会表现出更强的基于性别的内群体偏爱。(2)女性个体对自我的内隐态度同其基于性别的内群体偏爱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且个体的内隐自我态度可以正向预测个体所具有的性别内群体偏爱水平。基于研究1和研究2相关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人类个体当中存在基于性别的内群体偏爱,且该现象具有性别差异:女性而非男性被试表现出基于性别分类的内群体偏爱现象。(2)求偶动机会影响女性的性别内群体偏爱程度,该影响表现为当内群体成员为高面孔吸引力条件下,求偶动机的激活会使被试产生更强的性别内群体偏爱。(3)“我”在女性个体性别内群体偏爱产生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关键词:性别内群体偏爱;求偶动机

7、;面孔吸引力;群体心理I万方数据AbstractAshumanbeing,wealwaysliveingroups.Oftenthecaseis,oncewearelabeledasamemberofonegroup,wewillbecomebiasedinmakingdecisionswhenmembersofthatgroupareinvolved.Thewordbiashereoftenrefersthatweevaluateourgrouporgroupmembersmorefavorablyorpositively.Insocialpsycholog

8、y,thisphenomenonis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