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内克密码_与_白丝带_导演谈电影行业_理论和实践.pdf

哈内克密码_与_白丝带_导演谈电影行业_理论和实践.pdf

ID:33631174

大小:608.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7

哈内克密码_与_白丝带_导演谈电影行业_理论和实践.pdf_第1页
哈内克密码_与_白丝带_导演谈电影行业_理论和实践.pdf_第2页
哈内克密码_与_白丝带_导演谈电影行业_理论和实践.pdf_第3页
哈内克密码_与_白丝带_导演谈电影行业_理论和实践.pdf_第4页
哈内克密码_与_白丝带_导演谈电影行业_理论和实践.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内克密码_与_白丝带_导演谈电影行业_理论和实践.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世界INTERVIEW电影访谈录哈内克密码*———与《白丝带》导演谈电影行业、理论和实践文/〔德国〕亚历山大·霍尔瓦特译/吉晓倩此次访谈是在柔和的日光下进行。我们置身于迈克尔·哈内克和苏西·哈内克的周末别墅的阳台上。别墅位于下奥地利州,维也纳以南,一小时出头的车程。因为此地多山,维也纳人历来把这个美丽绝伦的地区称为“驼背的世界”,暗示出一种阴暗的畸形的特质。很有可能这种矛盾并不是巧合:维也纳人通常热衷于把玩语言的多重含义或者可以扭曲的含义,比如“美丽的甜蜜的腐败”(反之亦然)。他们在生活以及艺术中对于一丝不苟和确定无疑秉持一种怀疑态度,也许正是以此之迈克尔·哈内克

2、在戛纳电影节上故,迈克尔·哈内克(一如诸多以维也纳为大本营的一丝不苟的电影人、作家和作曲家)在自己的城市很晚才成为文化英雄。二十五年来,他的影片在家乡遭遇的是批评家的掌声(或者争议),几乎没有更多的观众欣赏或者讨论。他的公众形象是一个严酷无情的、“教授一样的”男人,这当然无补于事。凭借《钢琴教师》(ThePianoTeacher,2001)、《隐藏摄影机》(Caché,2005)和《白丝带》(TheWhiteRibbon,2009)在戛纳斩获了几项大奖之后,奥地利公众*本文译自美国《电影评论》2009年11—12月号。———编者176WORLDCINEMA世界电影

3、2010年第4期世界世界INTERVIEW电影访谈录哈内克密码电影才开始接受哈内克(时年六十有七)作为“他们的”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永远不会成为深得人心的“大王”,也不曾———如他在随后的访谈中解释的———为文化牌戏中的那个角色做过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努力。但是在他的花园,那个私人的“驼背的世界”,较之于他的公众角色,他显得更为轻松、有趣,更喜欢享乐。问:《白丝带》的背景设置为1913—1914年德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作为历史上的一个节点,这一时间至关重要。从另一方面来讲,故事的地点又与历史的核心和重大事件相去甚远。您是如何想到这一时间和地点的结合的?答:我认为,就精

4、神和道德氛围而言,“大的”事件或进程总会在“小的”地方预演。我的基本理念是讲述一群孩子的故事。他们把父母和教育者灌输的理想绝对化了,自命为法官,审判那些言行不一的人,却因此而丧失了人性。如果你受到的训练就是严苛的,这种训练终将成为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的温床。一旦你把理想设定为意识形态,所有持反对或中立态度的人都会被目为敌人。选择讲述这样一个发生在一战前夕新教德国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涉及到一点个人背景,但是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这样一来,影片可以隐晦地提及随后在20世纪甚至今日发生的事情。个人背景则是,我在信奉天主教的奥地利是一名新教儿童,堪称异数。我在孩提时期接触到的

5、严苛的新教教义相当迷人。可以说,较之在你本人与上帝之间有一个中介的天主教,新教是相当精英化,相当傲慢的。天主教的神父可以赦免你的罪愆,消除你的愧疚,而在新教之中,你必须自己给上帝一个交代。问: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你所塑造的孩子们这一代以及他们所承受的“训练”,使我们想到了他们长大成人之后的角色,甚至他们的子孙在将来的角色。答:1914年意味着真正的文化断裂。在德国和奥地利,上帝、君主和祖国的一体化随着一战而分崩离析,二战和战后事态的发展大多与此息息相关。在国家社会主义走向顶峰的时刻,《白丝带》中八到十五岁的孩子会成长到理应负起责任的年纪。但是我也想到了左翼恐怖主义的

6、历史,比如德国的恐怖组织“红色军团”。古德伦·安斯林在一位福音派牧师的七个女儿中排行第四,乌尔里克·迈因霍夫同样具备深厚的宗教背景。她们都具有道德上的严苛性,对此我很感兴趣。我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跟迈因霍夫有些接触,当时她正在为德国西北交响乐团筹拍电视节目,而我是那里的一个年轻的广播编辑。实际上,从外表看不出她是一个狂热分子。她很有魅力,学识渊博,相当幽默。有一次,她的孩子上学迟到,她对他们说,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他们就要为自己辩护,辩护词是“这是资本主义的错”。而另一个语境———根源不同,但是道德构架如出一辙———则出自宗教激进主义和恐怖分子。这些组织和个人

7、的共同之处在于,理想可以转化为意识形态,乃至于威胁生命———不仅仅是危及他人的生命,也危及他们自身,因为他们乐于为自己的信念而献身。问:除了影片开头一段简短而含混的述评,叙事人没有对这个故事和当地人物WORLDCINEMA世界电影WORLDCINEMA世界电影1772010年第4期2010年第4期世界INTERVIEW电影访谈录之外的任何事物进行反思。他在结语中说:“我再也没见过那个村子里的任何人。”这种悖论式的效果,当然会使我们立即开始思考我们何时何地曾邂逅以另一副模样出现的村民———在整个历史或者我们自身的生活中。这是您在影片中一箭双雕的策略的明证,即,保留一

8、些谜底不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