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之诗_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 世界电影201201.pdf

现实之诗_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 世界电影201201.pdf

ID:33633895

大小:401.1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7

现实之诗_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 世界电影201201.pdf_第1页
现实之诗_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 世界电影201201.pdf_第2页
现实之诗_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 世界电影201201.pdf_第3页
现实之诗_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 世界电影201201.pdf_第4页
现实之诗_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 世界电影201201.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实之诗_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 世界电影20120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世世界界现实之诗: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电影现实之诗:*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文/[美国]拉斯-马丁·索伦森译/潘源人们只需点击进入“互联网电影数据库”,便会查出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最著名的三部故事片是《幻之光》(1995),《下一站,天国》(1998),和《无人知晓》(2004)。这三部影片为导演赢得了评论界最高赞誉以及国际奖项。《幻之光》和《下一站,天国》的灵感源自是枝裕和拍摄的纪录片。第三部、且可能是最成功的一部《无人知晓》也受到是枝裕和电视纪录片的启发,但不像前两部那么直接。换言之,是枝裕

2、和的虚构与非虚构影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枝裕和究竟如何将制作纪录片时获得的经验教训应用于执导虚构的故事片?且在处理有时极为相似的素材时,他的现实主义方式与其虚构影片中的方式有何不同?这些将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示范学校是枝裕和的职业生涯始于电视纪录片《另一种教育》(1991)。该片描述了小镇学校的一个班级。作为主人公的学生们在一年级时决定从当地一个农夫处借来一头小牛。在媒体密切跟踪和画外音的解说下,他们照看该牛一年,然后将其归还。媒体倾注的兴趣让人感觉这个伊南学校并非一般学校,而是一所特殊的学

3、校。三年级时,该班再次决定充当牲畜饲养员。这一次,是枝裕和及其摄影组到现场拍摄该班近两年时间。其间,小牛成为学校日常生活的中心。清晨,学生们在自建牛舍中打扫卫生,喂养并照料小牛。数学课上,他们计算一头小牛每年吃掉多少草料;讨论草料花费和筹资事宜。在是枝裕和的伊南示范学校里,学生民主得到充分重视。下午,孩子们严格按照专题讨论的结果采集所决定的那种干草。休息时,学生们向全班和家长做汇报,结果,照料小牛竟能引发对像人类性生活这样偏远话题的思考。一天,小牛开始行经,这促使其中一个女生启动*本文译自美国《电

4、影批评》2011年第35卷第2—3期。———编者WORLDCINEMA世界电影92012年第1期世界ESSAYS电影专题文论一项关于母牛与人类生殖秘密的研究计划。《另一种教育》适度使用画外音,展开影片,弥合时间差距。随处插入的孩子们日常活动的静止照片打断了对活动影像流的观察。穿插照片传达了一种感觉,即我们正在观察的一切仿佛发生在过去,我们正在目睹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回忆。这种略带怀旧的感觉被影片最后一幕的乐谱强化,这是一首多少有些伤感的校歌,唱到学生时代已经结束,但友谊长存。在影片的整个过程中,是枝

5、裕和将镜头对准伊南学校学生稳定的日常生活流程。这个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观察不时被一小组镜头打断,其中表现孩子们伴随着我们正在观察的影像大声背诵或朗诵他们的作业。因此,影片大体归于比尔·尼科尔斯的“观察型纪录片”范畴,但孩子们的画外音给《另一种教育》增加了诗意。至于修辞风格,使用适度画外音和弃用充满解释性信息的采访,则将该片置于卡尔·普兰廷加使用“开放声音”的纪录片范畴。(1)独自在家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2004)再次按照时间顺序密切观察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只是这一次,处于中心位置的孩子是扮演现实生

6、活中被妈妈抛弃的兄妹角色的演员。孩子们几乎远离所有人和一切,在东京一间公寓里艰难度日。长子明为一家之主,负担全家生计。故事片《无人知晓》取材于真实事件,该事件曾一度引起恐慌,成为日本的头条新闻,尤其是东京警察在那所发生噩梦般事件的公寓里发现了一具腐烂了的婴儿尸体,从而以“导致婴儿死亡”罪名控告长子。面对这些情况,是枝裕和选择关注那些被逐渐增强的悲剧氛围笼罩着的孩子们,关注那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场景。他的视线聚焦于遭受母亲致命性背叛之后误入歧途的孩子们,而非那些导致悲剧的重大事件及时刻。在《另一种教

7、育》中,是枝裕和也是如此,他选择了一个已被媒体广为传播的故事,从中体现出他个人的理解。如果我们比较是枝裕和讲述小学生和被抛弃兄妹的故事所使用的美学策略,在编剧、表演和演员等方面,虚构的《无人知晓》从某些角度而言似乎比观10WORLDCINEMA世界电影2012年第1期世世界界现实之诗: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电影察型纪录片《另一种教育》现实感更强。譬如,在《无人知晓》中,没有静态照片的插入打破现场观察的幻觉。当影像遵从自身的非同步逻辑时,声轨上也没有孩子的声音在诵诗。但两部影片的相似性也很明显。两

8、部影片的拍摄同样历时很长,《无人知晓》中的四季变换和明进入青春期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的头发长长了,也变了声。在两部影片中,是枝裕和都非常重视故事进程陷于停顿的悬置时刻,譬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另一种教育》中的背诗或是插入静止照片的时刻。在《无人知晓》中,镜头老是停留在孩子们的玩耍上,表现他们的日常小娱乐,而这些与故事进程关系不大。两部影片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是枝裕和用孩子们手的特写来表达人物心理。《无人知晓》开始的镜头表现明烦躁不安地摆弄手提箱把手,里面藏着小妹妹,正在偷偷运往新公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