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

ID:33634070

大小:11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7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1页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2页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3页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4页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绪论一、种子种子----是用于农业、林业生产的各种播种材料的总称,习惯称农业种子。二、品种1、品种----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四、种子工程种子工程是以实现种子产业化为目的的系统工程。包括:v六大系统品种引育、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质量检验、推广销售、行业管理。v十三个工作环节选育诸环节: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品种引育、试验区试、品种审定;生产诸环节:种子生产、收购、储藏、精选、(包衣)、包装、检验;销售诸环节:销售、售后服务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一、种子的外部形态(二)种被上的构造1、种脐2、发芽口3、脐条

2、(raphe)4、内脐(chalaza)5、种阜二、种子的内部结构1.种被:2.种胚3.胚乳三、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常用的种子分类方法有两种:1.根据胚乳有无分类(1)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2)无胚乳种子2.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第一章种子的化学成分一、种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类1、依功能分类1)结构物质如结构蛋白、核酸、磷脂、纤维素等2)贮藏物质如淀粉、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等3)生理活性物质如酶、维生素、植物激素等4)其他化学物质水、矿物质、有毒物质等2、依化学成分含量分类根据不同作物种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可把种子分为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油质种子。·粉质种子——淀粉含量明显

3、高(60—70%),脂肪极少(1~4%)蛋白质(8-12%)——主要为禾谷类种子蛋白质种子——蛋白质含量明显(20-35%)淀粉含量也高(50%)——食用豆类脂肪含量也高(20-48%)——油用豆类·油质种子——脂肪含量明显高(30—50%)蛋白质亦高(20—30%)同一作物的不同类型或品种间,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也很明显。13三、种子水分1.种子水分的存在状态种子中的水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通常将其分为自由水(游离水)和束缚水(结合水)两种状态。2.种子的临界水分和安全水分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为达饱和程度的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安全水分

4、——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四、种子中的主要贮藏物质(一)糖类——所有种子均含有糖类,一般占干重的25~70%,是种子呼吸的主要基质1、淀粉淀粉由两种成分构成:v直链淀粉——约占含量的20~25%,分子量小,直线连接,易溶于热水,遇碘呈兰黑色,粘度低v支链淀粉——约75~80%,分子量大,分枝状连接,遇碘呈紫红色,粘性大稻米:籼稻米——含直链淀粉20%左右粳稻米——含直链淀粉<20~20%。糯稻米——几乎100%支链淀粉2、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二)脂类——脂肪是种子中的主要脂类物质,其次是磷脂。1、脂肪:脂肪是油质种子中的主要贮藏物质,在种子生命活动和人的生活中占重要位置。脂肪比

5、重低、含能量高,是营养物质最经济有效的贮藏形式v种子的脂肪以脂肪体的形式存在于种子的胚和胚乳中,但禾本科的淀粉胚乳中不含脂肪体。v种子中的脂肪是多种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其品质优劣,决定于其组成成分中的脂肪酸种类和比例:2.磷(拟)脂——含磷酸的复合脂,为种子中的结构物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较脂肪复杂(三)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种子中的主要含N物质。五、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某些含量很低但却能调节种子的生理状态和生化变化的成分1.酶种子中含有的酶种类繁多,植物体中含有的六大酶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合成(连接)酶类种子中均有。2.植物激素3.维生素六、种子中

6、的其它化学成分1.矿物质2.种子色素色素的存在使种子具有一定色泽,既是品种特征的标志,也是种子成熟度和品质的标志。种子中所含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素、花青素等种子色素的种类和含量主要受遗传影响,环境条件也有一些影响。3.有毒物质13第三章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一、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1.胚的发育——胚的发育从合子开始,经历:合子休眠期原胚发育期胚器官分化期扩大生长期成熟胚(形成-分裂)(2细胞-球胚)(子叶原基分化-幼胚)(体积扩大)将胚体推进到胚囊中央(营养优势位)2.胚乳的发育胚乳的发育是从初生胚乳核开始的。初生胚乳核无休眠期,一般先于合子分裂,因而胚乳的发育早于胚的发

7、育。胚乳的发育过程因发育方式而不同。3.种被的发育:(被受精所刺激)珠被种皮三、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1.外形及物理性变化:大小(鲜体积):小→大→稍小;颜色:白(淡绿)→绿→有色2.生理生化变化:植株中可溶性物质→种子可溶物质→不溶性物质3、发芽力的变化:一般种子随成熟而升高,到成熟后最高,即低→高四、种子的成熟1.成熟的概念和指标2、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育、成熟的影响种子发育、成过熟程中环境条件的差异,对种子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