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

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

ID:33636070

大小:899.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7

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_第1页
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_第2页
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_第3页
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_第4页
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2期社会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葛亮朱力摘要:支持型社会组织是指,制度上独立于政府和企业,致力于调动资源和信息,培养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能力,促使其在社会中建立横向和纵向联盟的民间组织。从资金、目标、领导、行动策略角度出发,中国的支持型社会组织对政府具有依赖关系。这是通过权威、私人交情、领袖魅力等非正式关系实现的非制度性依赖。在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转移背景下,支持型社会组织对政府的非制度性依赖隐藏在制度性的自主性下。关键词:支持型社会组织政府关系非制度性依赖中图分类号:C912.2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4-0730(2012)12-0070-08从2011年至今,中央及相关部委领导在不同长,有学者将2001年作为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诞场合强调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生的开端,并将2005年“NPO孵化器”概念的提出用。目前中国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以及2007年上海“恩派”孵化器的诞生作为重要[1]40万个,并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未注册登记的草根的时间节点。到目前为止,此类社会组织在中外组织,但仍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需求。实践和研究中的称谓还未形成完全的统一,但各为实现社会服务提供中的社会协同,政府需

3、要培种称谓之间的内涵有相当重合之处,也有些许细育大量的社会组织。作为一种专职从事社会组织微差异。培育的实体,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出现,能够很好地哈佛大学Brown在1991年发表的文章中提[2]承接政府的培育工作,减轻政府的压力。目前中国出了桥梁型组织(BridgingOrganization)的概念。对支持型社会组织的需求,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在这个概念中,他已经就桥梁型组织的相关要素地步。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支持性进行了初步的说明,比如,价值与视野、资源、建立社会组织和政府这对供需主体的关系进行研究,垂直与平行组织联系。到了20

4、02年,他又发展性是很有必要的。地提出了支持型组织的概念(SupportOrganiza-tion),其五项功能是:提升个人和组织能力;动员一、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物质资源;提供信息和学术资源;在组织之间建立70互相支持的同盟;在部门和部门之间搭建桥梁。[3]支持型社会组织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不是很应该说,2002年的这个概念相较1991年有所完善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2期和发展。首先,在1991年的定义中,组织之间垂直兴起了一股致力于非营利组织研究的热潮。自上型关系的建立更多指为贫穷人群进行倡导和资源个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削减政

5、府调动,但在2002年的定义中,垂直关系已经开始指开支之后,这股热潮开始从对非营利组织基本问向政府和支持型组织之间的桥梁搭建。其次,平行题的关注,转移到对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问题关系的建立被界定为组织间互相支持的同盟关系的关注。抛开早期Weisbrod和Hansmann的“政府的建立。再次,价值开始被强调为支持型社会组织失灵”和“市场失灵”不谈,进入到1980年代以后,的首要界定要素。就概念的援用而言,虽然有相关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代表人物包括[16][17][18][19]国外研究另外使用了中介性社会组织(Intermedia

6、ryKramer、Delaat、JonVanTil、Gronbjerg、萨拉[4][5][20]Organization)的概念,但就内涵而言,无论是中蒙等。总体而言,对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6]介性社会组织,还是支持型社会组织,大致相同。关系,这些研究的结论徘徊于合作、依赖、职能转在汉语世界的实践和研究中,对此类组织的移之间。特别是在Kramer和萨拉蒙的积极倡导称谓大致分为社会组织孵化器、支持型社会组织、下,人们开始逐步接受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之间不[7]枢纽型社会组织等。根据吴津和毛力熊的研究,可分离且至关重要的关系。延续这一思路,

7、到了21“孵化器”的称谓是由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世纪,Young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总结归纳究中心提出的。随着上海“恩派”社会组织孵化器为,不是补充性、协作性或者竞争性,而是这三者[8][9][10][21][22]的推广运行,以及相关引介性研究的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的混合。无论如何,西方世界对一称谓也随之得以传播。在一些对“恩派”进行案于部门之间关系的研究,在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中例研究的学术文献中,这类组织大多被称为支持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国的社会组织研究要[11][12]型社会组织。应该说,这两种称谓从内涵而言,想进行国际对

8、话,必须在这一问题上从中国本土没有太大差别,但它们与“枢纽型社会组织”则有经验出发,提出理论创新。细微的差别。“枢纽型社会组织”是2008年由北京具体到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中外[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