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乙二醇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ID:33638360

大小:22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2-27

乙二醇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1页
乙二醇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2页
乙二醇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3页
乙二醇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4页
乙二醇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乙二醇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表-1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氧[压缩的];氧气危险货物编号:22001英文名:oxygen,compressedUN编号:1072分子式:O2分子量:32.00CAS号:7782-44-7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18.8相对密度(水=1)1.14相对密度(空气=1)1.43沸点(℃)-183.1饱和蒸气压(kPa)506.62/-164℃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临界温度(℃)-118.4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毒性LD50:LC50: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

2、、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急救方法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掉衣服,并给予医疗护理;眼睛接触液体时,先用大量水冲洗数分钟,然后就医。燃烧性助燃燃烧分解物/燃烧爆炸危险性闪点(℃)/爆

3、炸上限(v%)/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与易燃物(如氢、乙炔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元素化合发出光和热,也即燃烧。当氧与油脂接触则发生反应热,此热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当空气中氧的浓度增加时,火焰的温度和火焰长度增加,可燃物的着火温度下降。建规火险分级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

4、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表-2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氢[压缩的];氢气危险货物编号:21001英文名:hydrogenUN编号:1049分子式:H2分子量:2.01CAS号:1333-74-0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59.2相对密度(水=1)0.07相对密度(空气=1)0.07沸点(℃)-

5、252.8饱和蒸气压(kPa)13.33/-257.9℃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毒性LD50:           LC50: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急救方法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水闪点(℃)<-50爆炸上限(v%)74.1引燃温度(℃)400爆炸下限(v%)4.1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6、。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建规火险分级甲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在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

7、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