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

ID:33640527

大小:5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7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_第1页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_第2页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_第3页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_第4页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先自我介绍一下,今天我在这里有两个身份:首先我是个老师,我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现在还在十二小教书;同时,我又是一个15岁男孩的母亲。今天说不上是讲课,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因为坐在这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长。既然都是家长,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个当今压在我们所有家长心头上最沉重话题----教育孩子。去年流行一首歌《伤不起》,我要说我们的孩子就伤不起。许多家长跟我讲,只要为孩子学习创造个好环境再苦再累都不怕,最希望在孩子身上能实现自己没实现的梦想。可是,现在的孩子却让人感觉越来越难教了,让我们做父母的面临数不清的困惑,最突出

2、的就是不理解孩子各种各样的古怪行为,不知道在竞争的压力下该如何教育孩子。究其原因是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很特殊的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特殊情况呢?第一,现在的孩子是我国第一代甚至是第二代独生子女居多。我们这一代是一家都有几个小孩,我们得一起抢着争大人的宠。现在反过来了,是几家大人要争一个小孩的宠了。我现在的班上有个孩子,外婆是我退休的同事,年纪老了身体不怎么好,总还带着这个外甥女宝贝。有时我劝她,不要太操劳,不是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吗。她对我说,你不知道,本来就跟孩子接触少,只能平时中午管顿饭,再不带孩子,孩子不跟他亲,听着孩子说起爷爷奶奶对她最好

3、,她这个做外婆的就是不服气。平时花多了精力管孩子就希望能在孩子的问题上有发言权。所以,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该怎么解决,一大家子公说公有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己见,管事的人多了很难拿出个统一意见。16第二,现在的孩子是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孩子,电视、电脑占据了本该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时间。我的一个同事就跟我形容过他儿子一家的情形:儿子儿媳都在上海工作,难得过年回来,当然不要他们做什么家务,每天一吃完饭,儿孙三口就坐在沙发上,儿子端着一台14寸笔记本,儿媳玩7寸的平板,孙子也拿一个4.3寸的MP5,三个人各有所需塞上耳机玩得津津有味。本来是一大家子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4、,现在只听到她老头子看新闻联播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慢慢地,就会形成代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结果中表明,我国6岁-14岁的少年儿童空闲时间有父母相伴的时间趋向减少。上世纪末,十分之三的儿童有母亲陪伴,十分之一有父亲相伴;现在只有十分之二多一点有母亲陪伴,有父亲陪伴的比例仅为二十分之一左右。等出现代沟了,你再找他沟通,他就排斥你了,就好话歹话都听不进喽。第三,现在的孩子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我们的国家还处在转型阶段:经济已经是市场经济.可是教育还是计划经济的教育,也就是说,这一代孩子既要满足素

5、质教育要求,又要遵守残酷的应试教育的淘汰规则。讲起来是施行素质教育了,可是每当教育局来什么比赛通知的时候,比如陶艺比赛、书法美术乐器才艺大赛,我们班主任挺犯难,想找有一定水平的孩子参加还真不容易。另外,所有和升学相关的竞赛都取消了,华赛不搞了,希望杯不比了,可是重点中学的素质班都那么好进吗?比如我2011年带的那个毕业班,最先被录取的是一中二中直升班,我6月8号还在乐平监考高考,家长就来报喜了。过了一星期又考了一大批五中的。然后过十来天上16报推荐的学生,这得比成绩吧,又提前走了十多个。剩下来的等到8月份电脑派位听天由命,所以我们景德镇人都爱把电脑派位叫

6、“摇奖”,确实像中奖。别人最早的7月1号领中学通知书,暑假里游山玩水,你要在煎熬中等到8月中旬再领。好不容易进了中学了,9月份又来个分班考试。孩子们不想考好吗,所以说,孩子们比我们上学的时候辛苦多了。正因为这些特殊性,所以才造成家庭教育困难重重。而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的,于是急功近利,绝大多数家长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孩子的好坏,而对其他方面往往不屑一顾。“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成了挂在父母嘴边的话。2005年,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在“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妈妈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其次是“

7、功课做了没有”。而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母亲每天见到孩子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玩得痛快吗?”说明我们只关注孩子成绩,而别人关注孩子是否在快乐成长。有些家长只要孩子考得好,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甚至在孩子考试之前就定了指标,如果达不到“指标”要求,就要“按牛头喝水”,责打孩子成了家常便饭。我们的孩子对此就有了什么“吃了顿竹笋炒肉”,什么“昨天你得的是男女混合双打,我要好一些,是女子单打”,什么“我今天又要得一张挨劈卡了”(不是“批评”的“批”,是“刀劈”的“劈”)。2011年12月,一本《斗妈大全》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作者是两位北京的

8、四年级小女孩,里面记录了二十余招“斗妈”招式,引来众多网友围观16。别看是小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