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ID:33641718

大小:2.5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2-27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2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3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4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从本节课开始,教材又把关注的焦点从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自身,重点分析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意义。要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球意义,首先要认识地球的自转规律,因此,教材第一部分从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三方面,说明了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为了简化教材,关于地球自转方向、自转速度,教材只是简单叙述。如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有规律变化,需借助

2、图示观察分析,教学时需要教师适当补充。关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教材设计了活动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对不同参照点下地球自转多少角度、用多少时间,学生理解非常困难,教学时需要制作课件或直观教具,配合教材活动要求,突破教学难点。关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对于因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交替现象,教材设计了“动手演示昼夜更替”活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观察,能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昼与夜、昼夜的交替、晨昏线与光线的关系、晨昏线的位置及移动方向等基

3、本知识。关于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一部分内容,因其原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教材只以阅读材料的方式叙述了水平运动物体沿不同方向运动时的偏转情况,即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地转偏向力可以解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河岸的冲刷、风、大气环流等,通过实例可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因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在此可让学生记住结论。地球自转与时差的教学涉及昼夜、昼夜交替、时差产生和计算等问题,许多内容相互关联,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应通过演示讲解地

4、方时差的产生及规律,强调经度与地方时的联系、时区的划分,强调时区和区时、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讲解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归纳出与之配套的解题方法,多加练习巩固。关于地球的公转,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等,并作简要分析;继而展示了黄赤交角示意图,最后重点分析了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的地理现象,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突破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对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造

5、成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教材设计了P22和P24两则活动,教师需认真组织,活动时再联系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辅以学生的生活体会进行举例教学或设计练习,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增强学习兴趣。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是学习和掌握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但是部分内容空间性强又比较抽象,若能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电脑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球空间概念,将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有深远影响。三维

6、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

7、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进一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2.时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带范围和天文四季的划分。教学难点1.恒星日、太阳日的概念,时差的计算。2.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8、的变化原因分析。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