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

ID:33643598

大小:352.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7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_第1页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_第2页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_第3页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兔兔www.xuetutu.com2013年8月第8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55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刘丹丹(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摘要:该文以透水性混凝土的强度性能与透水性能为探讨对象,着重介绍了集料性能、水灰比、灰集比及孔隙率等因素对这两大性能的影响,可供同行参考。关键词:透水性能混凝土路面;强度;透水性;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U416.216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9—7716(2013)08—0055一o4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水平、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0前言但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环境污

2、染、生态透水性混凝土是由特定级配的骨料、水泥、失衡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显现出来。水、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按特定比例经特殊工艺制城市的建设使得原有的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和成的具有连续孔隙的多孔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生空旷的荒地等天然地表不断被建筑物及水泥、沥态环保型建筑材料。青、砖石等非透水性硬化地面取代,从而改变了自在目前全球变暖,极端气候出现频率逐渐频然地表层的天然可渗透属性。繁的大背景下,透水混凝土在城市中的应用能够在城市建设中,我国的大多数城市路面基本有效保护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并且上都选择石板材、混凝土或水泥砖等硬化材料

3、铺起到吸声降噪的作用,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设,硬化路面虽然整齐耐用,但自然降水对地下水和研究价值。欧美、日韩等一些发达国家对透水混的补充完全被阻断,在依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凝土的研究与开发较早,在道路工程、园林工程和的城市,会使下降的地下水位难以回升,逐渐形成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已经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地质学上的“漏斗型”地下水位,引发地面下降;同好的环境和生态效果。时不透水地面铺装降雨时雨水是先通过地面的排水坡度或地表明沟排人下水道,雨水在进入下水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道前要经过较长距离的地表径流才能进入城市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

4、断推进,城市规模下排水系统。该过程使最初相对清洁的雨水溶人大量的城市地表污染物,这种径流过程中产生的收稿日期:2013—05—10作者简介:刘丹丹(1980一),女,江苏人,工程师,从事市政道二次污染,通过城市排水系统进入周围地表自然路工程设计工作。水体,加重了自然水体的污染。缝是不经济的、不现实的,所有的防治措施只是尽缝的防治。对于同一路段,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量推迟产生早期裂缝的时间和一旦产生裂缝后,厚度不尽相同。设计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对如何减缓其向上面层发展的速度,从而达到延长各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实践经验确定

5、加其使用寿命的目的。铺层的最终厚度。黄河东路、人民路和长江路加铺(5)加铺罩面前,处治原水泥路面很重要,板罩面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路面使用性底脱空能否准确判断及有效地处理是关键。能,也为公路水泥路面改造工程后续研究与开展(6)为了有效地改造旧水泥路面,改善路面使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现实依据。用品质,应从提高面层、夹层性能,处治好旧板块、基层等多方面考虑改造方案。参考文献【1]J,I'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总之,旧路面的损坏状况很复杂,变异性大,【2】.I,I’G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

6、准【s].路面结构、材料及强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加铺层设【3】杨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研究【D】.西安:长安大计需考虑的影响变量多,设计参数也难以正确确学,2005.定。但是,沥青加铺罩面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4】李善强.玻纤格栅在沥青路面加铺层防裂中的应用研究[D].西应该是旧路面典型病害状况、结构强度和反射裂安:长安大学,2007.学兔兔www.xuetutu.com56道路交通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8月第8期同时,由于城市雨水完全依赖市政管网排除,术。继而对以透水}昆凝土为代表的各种透水工程而我国许多城市的排水

7、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材料进行系统开发应用研究。美国环境保护署大展,因此在市政管网排泄不畅、雨天不能及时排水力向北美地区推广使用这一技术,特别是暴雨频发的情况下,会造成路面积水,使雨天行车产生“漂的地方。滑”、“飞溅”、“眩光”等现象,给行人出行和车辆行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致力于不透水路驶带来不便;并且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雨水的汇面的改造,其目标是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集将在城市低洼地带形成内涝,对市民生活等造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成极大影响。此种情况在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已日本为了解决因抽取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经屡见

8、不鲜。等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雨水的地此外,由于硬化路面吸收、储存并反射太阳的下还原政策”,着手开发透水性混凝土铺装,并应热量,使地面平均温度升高,是促使城市“热岛效用于实际工程。1987年大阪近畿大学土木工程系应”形成的因素之一。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