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ID:33647037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7

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_第1页
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_第2页
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_第3页
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_第4页
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对公司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运行活动的关键特性、环境安全绩效及目标指标实现进行监测。使之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方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区域、人员和设施的危险源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3.定义3.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或其组合的根源、状态或行为。3.2危险源识别:确认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3风险评价:评估由危险源导致风险,考虑现有控制的充分性,以判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4.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公司中度以上风险控制一览表》和《危险源

2、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4.2安全技术部负责危险源识别、评价协调工作。4.3生产管理部负责:1)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工作并对各部门所识别的危险源进行汇总和确认,确定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2)建立、管理公司危险源档案。4.4各部门负责1)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2)制定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并实施。3)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有关危险源知识的教育、培训。5.工作程序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评价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需识别或更新时各部门识别危险源5.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75.1.1所有工序和岗

3、位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5.1.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供应商/承包方和参观/访问者、实习人员)的活动5.1.3作业场所内的所有物料、装置和设施(本公司的以及由外部所提供的);5.1.4供应商/承包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5.1.5公司外围设施或周边人员活动对我司的影响;5.1.6所有活动、物料、工艺流程、设施的变更;各种设计活动1.1危险源识别应考虑的时态和状态各部门按本部门作业流程每一工序/活动/设备的输入输出及每一工序/活动的开始/结束,识别相应的危险源。针对每一活动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的各

4、种情况,进行危险源识别。三种时态:a)过去:以往发生过的、遗留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b)现在:现场的、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c)将来:尚未发生,将来可能发生,且对将来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会产生影响的问题。三种状态:a)正常状态:指正常活动;b)异常状态:指可合理预见的临时性或周期性活动,如设备停机、启动、检修状态;c)紧急状态:指可预见的如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严重泄漏、重要安全设施故障等情况1.2危险源的分类及编号:危险源的六种类别序号类别内容1物理性危险源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

5、能造成灼伤/冻伤的高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物理性风险和危害因素等。2化学性危险源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害因素等。3生物性危险源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害因素等。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等。75行为性危险源指挥失误、违章指挥、操作失误、违章操作、监护失误等。违章操作可细化为: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不采取安全措施、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

6、清擦/加油/修理/调节,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制造危险状态、不使用或错误使用保护用具/保护服装,不安全放置、接近危险场所、其他不安全行为等。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如冰雹、洪水、暴风雨雪、大雾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危害,以及不属于上述5类的危险源。事故类型的编号1物体打击9高处坠落2车辆伤害10坍塌3机械工具伤害11锅炉爆炸4起重伤害12容器爆炸5触电13其它爆炸6淹溺14中毒和窒息7灼烫15其它伤害8火灾16职业病事故类型的补充编号职业病16.1尘肺16.6职业性皮肤病16.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6.7职业性眼病16.3职业中毒16.8职业性耳

7、鼻喉口腔疾病16.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6.9职业性肿瘤16.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6.10其他职业病1.1危险源的识别程序1.1.1各部门成立本部门危险源识别小组,小组一般由安全员、ISO网络员、项目主管组成,人员应经过相关的知识培训并掌握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方法。1.1.2各部门进行危险源识别并填写《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语言要求准确、简洁。1.1.3安全技术部会同生产管理部进行现场核查、补充并汇总。1.2危险源的评价1.2.1评价方法7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

8、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进行评分,计算危险性分值,按照分值根据分级标准对其进行分级。公式:D=L·E·C式中:L----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危险源导致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