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价值

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价值

ID:33648143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7

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价值_第1页
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价值_第2页
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价值_第3页
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价值内容摘要:客家门匾是赣南客家独有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充分认识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深度利用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词:客家门匾传统文化继承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文化一、客家门匾概述(一)历史渊源门匾,顾名思义,是指住居大门额上的装饰性匾框及其题词。客家门匾,简单地说,就是客家人住居大门额上的匾额。

2、客家门匾源自汉魏时期的门阀制度。所谓“门阀”,原指中国古代达官贵人大门外的两根柱子,左边“"阀”,右边称“阅”。因古人常用它来榜贴本户的功状,故阀阅又成为做官人家的标志,凡世代为官者,均可称为阀阅或门阀士族。门阀制度本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却被“衣冠南渡”的客家人作为一种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带到南方,以至千百年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客家门匾。客家门匾是赣南乃至全国的一种较为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原是客家人崇祖意识的产物。据赣南当地民俗作家吕泽庆介绍:“分支别居的客家人在离开自己的亲人和祖居地之后,常常感到空虚和孤独,于是,多数客家人便以

3、住居为载体,把祖先的姓氏、名人故事、先贤哲言等浓缩为四个字,镶嵌在自家门额上。仰视门匾,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会感到自己的亲人就在身边,新居地就是祖居地,从而进一步坚定他们在新居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客家门匾恰似一根红线,把同宗同谱人的思想感情连接在一起,不管分居多远,总能心心相印;也不管是否相识,只要一看见门匾并能道出世系源流,就会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待,有宾至如归之感。”客家门匾的源流,从形式上是由民间姓氏的“堂匾”演变而来,从内容上是由南迁的汉民将古代士宦的“阀阅功状”演变而来。“堂号”加“郡望”加“功状”就是客家门匾的主要内容。“门匾”没有“阀阅”那么庄重,却比“

4、阀阅”简单、美观、实用。正是这个原因,“门匾”才代替了古代士宦人家表示豪门高第的“阀阅功状”,从而进人了平常百姓人家。这种现象一直保留延续到今天,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是在同样的客家地区所少见的。(二)门匾内容纵观客家门匾,可以将它分成五个大类:一、姓氏来源类;例如:冰清玉润。这里的“冰”字代表凌姓。据史书记载,凌姓的祖先在周朝王室担任储藏冰块的官员,叫凌人。“凌”就是冰。二、姓氏先辈的祖居地、迁徙经过地、郡望类;例如:颍川流芳。古代颍川郡在现在的河南省境内,钟、陈、赖等姓的祖先在颍川郡形成了名门望族。三、姓氏堂号类;紫荆传芳。“紫荆”是田姓的堂号之一。四、姓氏先

5、辈、公头、名人类:例如:紫阳世泽。梅鹤风标。北宋杭州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身不做官;百忍成金。唐代山东郓州人张公艺九代同堂,高宗问他和睦相处的秘诀,他在纸上写了一百个"忍"字;文正遗风。“文正”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謚号。五、各姓通用类:多为主人希冀愿望、居住环境或是经典古训。例如:盛纳福祥、陋室含春、清庆芙蕖、风淳云瑞、修身齐家。(一)门匾特征1、客家门匾文化属于传统文化,它所展示的是历史事实,是被社会和大众所肯定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2、客家门匾是一种当地参与性十分广泛,得到普遍认同的文化形式;  3、客家门匾融书法、绘画于一体,许

6、多客家门匾还是当地民间艺人书法、美术的精品之作,它存在于人这个文化主体的行为——住居的装饰性构件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4、客家门匾的内容多取材历史典故、名人故事、先贤哲言,以住居为载体,成为客家人的一种徽标,内涵丰富,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5、近一二十年出现的客家门匾还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二、客家门匾的价值与社会主义文化(一)客家门匾的传统文化价值1、在某种程度上说,每一块客家门匾都是一套“微型族谱”,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客家人尊宗念祖、家族兴旺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家族史、客家迁徙史和民族史的珍贵资料;2、客家门匾具有教育后代的作用。许多门匾是用于显示其家族

7、品格高尚、门风淳朴、艰苦创业并垂训后人的。门匾的这种意义在各个姓氏中都得到了普遍体现与重视,它在造就一代又一代人的优秀品德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通过客家门匾来取得同宗群体的归属感,缓和社会矛盾。“门匾就像一根红线,把同宗同谱人的思想感情连接在一起,不管分居多远,总能心心相印;也不管是否相识,只要一看见门匾并能道出世系源流,就会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待,有宾至如归之感。历史上,这一点在缓和土著人和客家人的矛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4、客家门匾是客家崇祖意识的产物。客家门匾起着激唤崇祖意识的作用,使分支别居的客家人感到自己的亲人就在身边,新居地就是祖居地,进一步

8、坚定客家人在新居地创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