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汽车车身电阻焊接自动控制系统

有关汽车车身电阻焊接自动控制系统

ID:33651872

大小:772.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有关汽车车身电阻焊接自动控制系统_第1页
有关汽车车身电阻焊接自动控制系统_第2页
有关汽车车身电阻焊接自动控制系统_第3页
有关汽车车身电阻焊接自动控制系统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关汽车车身电阻焊接自动控制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兔兔www.xuetutu.com骞、l訇化汽车车身电阻焊接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weldcontroIsystemofautomoblieresistancewelding王颖’,仲颖鑫’,张麒麟’,张毅WANGYing‘,ZHONGYingxin,ZHANGQi.Iin。,ZHANGYi(1.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上海200438;2.上海商科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201804)摘要:电阻焊由于成本低,效率高一直被汽车行业广泛使用,当前汽车行业车身焊接使用率约占95%以上。由于过去技术局限,汽车车身电阻焊接控制手段和方法单一、费时费力。另一方面,质量风险

2、造成在焊点设计、工艺参数设定过程中有大量冗余,成本上升。通过监视动态电阻调整焊接电流和时间,实现了焊接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该系统在本公司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节约了大量成本,并有效减少了焊接质量事故的发生。关键词:电阻焊;动态电阻;自适应;焊接质量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34(2014)og(下)-0147-03Doi:10.3969/J.Issn.1009-0134.2014.09(下).400引言多台焊机的同时工作和电网电压的波动都会对焊接电流产生一定的影响;焊接压力受到工厂整条电阻焊是一种焊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压

3、缩空气管路的影响;通电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焊接方法。因此,自电流输入热量的大小,由于电极是内水冷却,电19世纪末问世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广泛地用极上散失的热量往往是输入总热量的一半,要相于航空航天、汽车车辆、轻工家电等行业。特别互配合调整,客观的讲每个焊点的焊接条件和结是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等现代化大批量生产企果都是不同的。由于生产节拍较高,样本量大,业的不断增加,电阻焊方法在整个焊接领域中的焊接参数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做检铡,由工程师比例也在增加。在车身制造过程中电阻焊占到了定期使用专用设备检查校正,这也增加了由于设备90%,是最重要的一项工艺手段

4、u】。电阻焊的自动参数变动造成质量风险的可能性。现在各家主机厂化运用、质量监控也是现在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都有自己的焊接参数设置规范,但在实际设定过程1工艺要求及控制难点中,一般都有20%的调节量,并且规范对于一些新电阻焊的优点在于产热集中、速度快、生产工艺条件、新设备、特殊板材,并不适用。效率高。但其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条件要求也较1.3控制手段单一高,并且质量控制有一定的难度。现在使用最多的焊接质量检查手段为生产线1.1焊接质量影响,传统理论难以支持凿检和定期破检。这两种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电阻焊接过程较为复杂,包含了多种影响焊限性口】。凿检单个焊点需要占用一个生产循环内

5、接质量的因素,如被焊材料、焊接电流、电极压10~20秒,很多被覆盖焊点和底部焊点无法凿力、焊接时间、设备冷却、电极材料、形状及检,且凿检受工人技能熟练度和水平影响很大。破尺寸、分流和工件表面状态等。其中光被焊工件坏性检查能够最直观反映生产线所有焊点质量,但电阻率就分为被焊工件本身电阻、被焊工件之间破检周期一般至少一个月以上,有很大的滞后性,电阻、工件与电极帽之间电阻,他们之间互相影一旦发现虚焊、漏焊,往往已经造成批量事故。并响,并在焊接过程中不断变化,对其变化规律研且以单个白车身两万元计算,破检成本也很高。究较为困难。1.4未来的瓶颈1.2参数控制困难,生产管理困难当前

6、汽车业向多品种小批量趋势发展明显,电阻焊焊接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焊传统的控制方法不但会对制造商本身带来大量的接电流、焊接压力和焊接时间。在生产过程中,成本压力,同时产品的质量风险更是不可小觑。收稿日麓:2014-07-19作者简介:王颖(1978一),男,上海人,工艺总师,硕士,主要从事汽车制造工艺及自动化技术研究。第36卷第9期2014-09(下)[147]学兔兔www.xuetutu.com学兔兔www.xuetutu.com学兔兔www.xuetutu.com务I遘匐似果转化为PLC信号反馈给下位机PLC,PLC将位移角4结束语度位置等参数传给机器人控制器,

7、控制机械手完成实验表明,系统可以快速而精确地测量工件。移动和转动运动,完成螺栓的装配过程。系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预先设定一些参数,减少工作量。对传统的点对点的装配动作结合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使装配生产具有更高的柔性化,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和大量的示教工作。参考文献:【1】魏宝,陈玉成,户凯,陈明山.机器视觉系统在连接器自动装配中的应用【J].机电元件,2013.【2】廖维.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加工尺寸在线测量方法与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图6装配实验图——1.I—l

8、.童‘矗‘蕾‘-重1..I^●●矗‘矗●{矗‘.矗.●矗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