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ID:33653388

大小:31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7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答案】D【解析】【详解】A.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故A正确

2、;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D。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Δ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

3、强【答案】B【解析】【分析】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可加入催化剂或升高温度、增大压强。若要提高NO的转化率,则应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详解】A.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B.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状态,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且反应速率加快,故B项正确;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减小,充入N2-16-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故D错误;综上,本题选B。3.下列变

4、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②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是物理变化过程,不是化学变化,故①错误;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属于化学变化,故②正确;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③错误;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属于化学变化,故④正确;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故⑤错误;属于吸热反应的有②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本题的

5、易错点为A,要注意吸热反应属于化学变化,而液态水汽化是物理变化。4.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B.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C.向氯水中加CaCO3后,溶液漂白性增强D.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CO2在增大压强水加入啤酒中,当开启啤酒瓶后,CO2由于压强减小,溶解度降低,从啤酒中逸出,从而导致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与化学平衡有关,可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错误;B.NO2在密闭

6、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g)N2O4(g)△H<0,将该混合气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产生更多的无色的N2O4气体,所以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可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错误;C.在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由于酸性HCl>H2CO3>HClO,向氯水中加CaCO3后,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由于反应消耗HCl,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产生更多的HClO,HC

7、lO浓度增大,所以溶液漂白性增强,可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错误;D.可逆反应:H2(g)+I2(g)-16-2HI(g)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由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相同,各种物质浓度增大的倍数相等,所以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由于单位体积被I2浓度增大,所以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但是平衡不发生移动,故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5.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下列反应速率的表示正

8、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2mol/(L·min)C.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在这2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减小的,C表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