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

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

ID:33656883

大小:56.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8

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_第1页
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_第2页
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_第3页
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_第4页
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8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3引言………………………………………………………………………4一、胡适的简介…………………………………………………………4二、明白晓畅…………………………………………………………4三、以学识见长 ………………………………………………………5四、自然清新…………………………………………………………6五、结语…………………………………………………………………7参考文献………………………………………………………………88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摘要: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在文学领域有多方面的活动和业绩,在散文创作方

2、面,也自成一派。有人论及中国现代散文时曾说:“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陈独秀)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胡适的散文有三大特色,一是明白晓畅,二是以学识见长,三是自然清新。关键词:胡适散文特色明白晓畅学识见长自然清新8引言: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在文学领域有多方面的活动和业绩,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有人论及中国现代散文时曾说:“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陈独秀)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也就是说,胡适散文有三大特点,即明白晓畅,以学识见长,自然清新。一、胡适的简介在文学领域,胡适有多方面的活动,他的文学革命主张

3、和新义学趣论,他的传统小说考证,都有开风气的贡献。创作方面,他写过白话短篇小说和剧本,白话新诗更风行一时而他的散文,数量之多,影响之大,不仅超出他的小说戏剧,甚或超过他的新诗,居其创作成绩的首位,在中国现代散文中也自成一家。他写过少量的游记,如《庐山游记》、《南游杂忆》、《平绥路旅行小记》等。往往于朴素的叙写中穿插一点历史的考据,使文字清新而略见厚重摹状景物,也时有鲜明逼人的影象,如庐山海会寺夜听松涛和雨声,香港晨雾中的满山灯火与海光山色,广西的名山胜水等,都写得朴素清鲜,颇为动人。胡适又是现代杂文的最初创作者之一。1918年10月,他在《新青举》杂志发起“什么话”专栏。这是继“随感录”之后

4、又一种特殊形式的杂文,只是辑录摘引当时报刊上令人肉麻、令人发笑或叹气的材料,因其荒谬至极,只需加一二句点睛式评语,“或简直不加评论,直斥之为一什么话”,即可。这种杂文简便犀利,有利于迅速揭露悖论渗说,曾被湖南《湘江评论》、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陕西的《秦钟》等刊物仿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胡适还以“天风”等笔名,发表过不少随感录、杂感、杂谈、短评、短论、寓言友一些通讯、序跋等,都属杂文。他这方面的成就自然远逊于鲁迅,但许多作品或论时事,“或悼友人,或抒写感触与衷怀,时而大笔勾勒,时而寸铁祖击,时而旁征博引,多写得思想尖锐,文字优美,”影响也颇大。例如《差不多先生传》,以讽喻和夸张的笔

5、墨,碱贬国民性疡疾,相当深刻,且语言生动,富于幽默的情趣,堪称杂文珍品。发表之后,传诵一时,并被选入中小学国文课本,可见其影响的一泛深远。 二、明白晓畅   “明白晓畅”8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1919年8月,一向致力于办通俗白话报刊的李辛白,要创办一个《新生活》周刊,请胡适做一篇短文章,并说道:“老实说,这一篇是借你的名字来做广告的,以后我就不再请你做文章了:你们做的文章,老百姓看不懂。”胡适足足花了一个整天的功夫,删了又删,改了又改,才写成千多字的《新生活》这篇文章,登在创刊号上。过一年多,胡适见着李辛白,问起《新生活》周刊的文章情况,李说:“糟极了!这一年之中,恐怕这

6、只有你那篇文章是老百姓看得懂的!”这篇《新生活》把抽象难说的问题,说得具体、生动、鲜明、通俗明白之极,以至被选入当时各种小说的国语教科书里,成为胡适的文字流传最广的篇章之一。   为了做到明白晓畅,胡适的散文常采取从事实入手,或直接用事实说话的具体写法。《新生活》一文如此;《贞操问题》一文也是因报纸上褒扬“唐烈妇”、“陈烈女殉夫”和“俞氏女守节”等几篇奇文而发的,抓住了现实生活中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事例,因而具体充分地揭露出封建主义的“节烈”观念,是十分野蛮残忍、全无心肝的贞操论。胡适往往善于选取最典型的具体事例来说明问题。如《人权与约法》一文里列举了三件事实,一件是报载国民党三全大会的一项

7、提案“严厉处置反革命分子案”,主张不要证据,凭党委机关的一纸证明即可定罪;一件是唐山的国民党军队随意拘禁商人,严刑拷问;一件是安徽大学校长受蒋介石召见时,称蒋为“先生”,不称“主席”,而被借口拘捕关押。这就非常具体典型地、令人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国民党的政府、军队以至最高当局侵犯人权的违法行径。这种具体的写法,看来平常,有时又难免“太露”,少含蓄;然而“太露究竟远胜于晦涩”,而且对于“言之无物”的空话病和“不知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