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是用在句尾

语气词是用在句尾

ID:33657306

大小:64.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语气词是用在句尾_第1页
语气词是用在句尾_第2页
语气词是用在句尾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气词是用在句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气词是用在句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和停顿的词,有的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舒缓停顿或强调的语气。1、语气词的语法特征①语气词具有很强的附着性,一般附着在句尾(少数放在句中,后面有停顿),表达各种语气,增强表达的效果。例如:昨天晚上我已经检查过三遍啦。(语气词“啦”表示陈述语气)今年有二十岁了吧?(语气词“吧”表示推测疑问语气)②语气词除了表达语气意义外,有时还能起一定的语法作用。一般来说,大多数实词和短语加上语调就能成句,但有时还要求加上语气词才能成句。例如:他把衣服晒干了。(语气词“了”具有成句作用)都中学生

2、了,还这么不懂事。(语气词“了”具有成句作用)2、语气词的类型根据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将语气词分为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①句中语气词句中语气词主要有“啊、吧、了、呢、么”等。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也含有列举、假设或引起注意等意思。例如:他啊,从小就爱到处跑。(引起听话人的注意)你这个孩子啊,什么时候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呢?(引起听话人的注意)等他一来啊,咱就出发。(表示假设语气)你要用呢,就提前说一声。(表示假设语气)他要愿意呢,就回个电话;不愿意呢,就算了。(表示假设语气)语言啊、文学啊、理论啊、计算机啊、外语啊,

3、都是基础课。(表示列举)。②句末语气词根据所表示语气的不同,句末语气词可以分为四类:Ⅰ表示陈述语气的语气词:的、了、吧、呢、啊、着、也好、啦、呗、喽。例如:其实学习计算机除了下苦功夫勤学多练之外可什么窍门也没有啊。钱不够了,就只好先不买呗。Ⅱ表示疑问语气的语气词:吗、呢、吧、啊。例如:今天可真够冷的,有零下三十度吧?以后再也别忘了啊?Ⅲ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词:吧、了、啊。例如:还是再试试吧。你可小心,别上他的当啊!Ⅳ表示感叹语气的语气词:啊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啊!他能考上大学可真不容易啊!上述语气词中最常用的是“吗”、“呢”

4、、“吧”、“啊”、“的”、“了”等。其他一些语气词,有的使用得比较少,有的由于连用而产生连读音变,例如“啦”是“了”与“啊”的合音,“哪”是“呢”与“啊”的合音。3、语气词的连用几个语气词可以连用。连用的语气词之间没有结构关系,处于不同的层次,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末的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是全句语气的重点。例如:你们今天都怎么了啊?他们的事就这么决定了吧。你小子还真有两下,这么揉掐几下蛮舒服的啊!根据你的检测,这次实验成功是可以肯定的了。真要能一个月赚上千儿八百的,吃饭问题不就不用发愁了吗。这可是意味着要出卖全厂工人的最

5、根本利益了呀!第一个例句中连用的两个语气词“了啊”,“了”表示动作或行为已经发生变化,“啊”表示舒缓的疑问语气。因此整个句子是一个疑问句。其他例子同样要以句末的语气词作为判断句子语气类型的根据。语气词的连用是有层次关系的。语气词连用时,如果后一个语气词是以元音开头的,两个语气词常常合为一个语气词。例如:么+啊——→吗(嘛)呢+啊——→哪了+啊——→啦了+哟——→喽吧+诶——→呗4、语气词与助词的辨析①语气词“的”与助词“的”[FS:PAGE]结构助词“的”有时也出现在句末,容易与经常出现在句末的语气词“的”混淆。例如:

6、那样说是可以的。(语气词)她是北京的。(结构助词)区分“的”是语气词还是结构助词时,应注意三点:第一,看去掉后能不能影响句子结构和意义表达。语气词“的”连同前面的“是”去掉的话,仍然成句,不会影响原句的基本意思。(那样说是可以的—→那样说可以);结构助词“的”是构成“的字短语”与前面的“是”搭配使用,所以不能省略。(她是北京的—→*她北京)。第二,看后面是否能够加上适当的名词。处于句末的结构助词“的”后面可以加上适当的名词。(她是北京的—→她是北京的居民/学生/干部);语气词“的”后面不能添加相应名词。第三,看否定词的

7、位置。否定副词能加在“是”前面,证明“是”是判断动词,句末的“的”是结构助词。(她是北京的—→她不是北京的);否定副词只能加在“是”后面,证明“是”是副词,句末的“的”是语气词。(那样说是可以的—→那样说是不可以的)。有时候孤立的一个句子会有歧义,因此还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进行辨别。例如:他是要走的。—→他要走。(“是”“的”可省略,原句中“是”重读,句末“的”是语气词)—→他是要走的人。(“是”轻读,稍停顿,后面可加上名词,句末“的”是结构助词)②语气词“了”与助词“了”二者的读音和书写形式相同,但语法意义和语法

8、作用不同。语气词“了”用于句末,前面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例如“她上大学了”。动态助词“了”经常用于句中,而且紧跟在动词之后,表示情况的变化已经实现,例如“这部电影我看了三遍”。这句话也可以加上句末语气词说成“这部电影我看了三遍了。”句种有两个“了”,各是不同的词类:句中的是助词、句末的是语气词。有时紧跟在动词后的“了”也出现在句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