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

ID:33657746

大小:63.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8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_第1页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_第2页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_第3页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_第4页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物热点讲座论文专业姓名学号10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摘要:生命的长度是寿命,生命的质量是幸福。幸福包含为社会奉献的成就感和生活的乐趣,即生活的过程。失去了成就感和生活乐趣,就没有生命的质量可言。所以,寿命长度应分为正、负两截:有幸福感的寿命为正长度;失去幸福感的寿命为负长度。延长正长度,使生命更光彩;延长负长度毫无意义。关键词:人均寿命、长寿之道、生活质量、生活目标、终生工作、乐观进取、生命意义、生活过程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今天,这个历史被彻底改写了,在我国广大城乡,“人生七八十”已不足为奇。巴马瑶山老寿星罗美珍“健康活到124岁”的故事,便是一个

2、生动的例子。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3岁。60年翻一番,超过旧社会千百年。从国民平均寿命的变迁,我们真切感到新中国给民众带来的大实惠。这首先归功于生产生活水平的大提高。60年前,旧社会那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难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平日吃糠咽菜、非常年头吃树皮啃泥土的景象,也早已变成历史。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彻底解决了十几亿国人的温饱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肚中有食,身体健康。”这句话,已成不折不扣的现实。10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

3、识也在不断增强。不仅是医生的行医水平,更体现于城乡医疗机构的发展。旧中国那种只有有钱人才敢进医生家门的现象,在新中国已不复存在。尤其是近些年,党和政府日益关注民众的民生权益乃至社保权益,“小病扛,大病拖”已成老皇历,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中国人活得更长,身体更壮。不论何时,一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60年,国民人均寿命从35岁到73岁——这个里程碑式的变化,改变的不仅仅是生命的长度,更是生命的质量。前人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华夏福满门”,此乃国之大幸,民之福祉!曾经在一本人物传记杂志上写到百岁学者周有光先生的访谈,如同开

4、启了人生一扇明亮的窗户。住在北京一条安静胡同中的周有光先生,在105岁的年龄依然孜孜不倦地在学海中耕耘,依然思维敏捷、侃侃而谈地接受媒体专访,还出版了新著《朝闻道集》。周有光先生的长寿之道,除了终生做学问之外,也得益于心胸开扩、生活简单而规律。我想,度过漫漫的生命长流还能保持着勃勃活力,是个巨大的成功。以前中国人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北京70多岁的老先生还在公园精神十足地跳交谊舞,90多岁的老太太还天天在胡同里遛狗。10人类寿命正在向更高冲击。日本112岁的田锅友曾为吉尼斯纪录认可最高寿,俄罗斯一名118岁的男子立即改写了这纪录,而1997年过世的

5、法国妇女让娜.卡尔曼,因活了122岁被加载《吉尼斯世界纪录年鉴》;接着是哈萨克斯坦妇女瑞萨汉.多索娃,她活了130岁。在上年印度尼西亚进行的人口统计中,竟发现一名自称已157岁的妇女,她的养女也已经108岁。在世界长寿之乡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物质条件贫困卫生条件差,但很多村民健健康康地活过百岁,甚至活到120~140岁。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0版《世界卫生统计》显示,人均寿命为83岁的日本,成为世卫组织193个成员国中与欧洲的圣马力诺并列第一的最长寿之国。1963年,日本仅有157位百岁老人,而现在这个数字已刷新为6.3万人。日本正以相当法国4.8倍

6、的速度向老年社会进军。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将占总人口的22%。在环境与生态危机的今天,不知给人类增寿的,是科技进步,是文明,还是太平?然而,生命的长度却并不一定与质量成正比。如果以人的自由度来衡量,在医疗条件、家庭物质条件都较高的地方,常能看到长寿却生活质量极低的老人。10有位年过90岁的离休老人,虽然享受着很高的退休金,与儿女居住在一个宽敞的大房子里,且有专职保姆照顾,但耳目失聪、腿脚不便的她,十几年来每天的日子就是默默坐在沙发上,等着一天三顿饭,有时几天都说不了一句话。越难沟通,越无人愿与她交流,老人越封闭,最终家人干脆

7、放弃了精神赡养。一位无儿无女的离休干部,守着一架子旧书,靠保姆过了30年,终于丧失了所有机能,怕光怕声怕一切,终日缩在昏暗的卧室中,隔绝了与社会的一切联系。每当在那些高楼大厦宽敞的居室中,见到那些槁木般的孤寂老人,总是心情沉重,觉得他们富余的家,竟更像是一个囚禁身心的牢笼。这样的老年,即使活到100岁,又有什么质量而言?有人说,归根到底,精神赡养是件自我救赎的事,此话不无道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直认为相得与相失是注定好了的。虽然生活中的烦累和伤痛,无法选择,无法避免。可是,以怎样的方式更好的生活,还可以自己做主。10没有轻盈高挑的身

8、材,没关系。穿上细细的高跟鞋,窄窄的小圆裙,带上清澈的笑靥,做我的甜美小鸟伊人;没有迷惑众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