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ID:33660491

大小:2.99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02-28

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_第1页
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_第2页
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_第3页
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_第4页
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由磷铝酸盐水泥熟料(简称PALC,以下同)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OPC,以下同)制各的复合水泥的水化性能及其水化机理。通过运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DTA)、红外分析(IR)、扫描电镜(SEM)、以及压汞测孔法等测试手段对该复合水泥水化硬化浆体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复合水泥力学性能改善的原因。同时,通过测定复合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水化放热量以及水化液相的离子溶出浓度、Zeta电位、PH值和电导率等参数,研究了该复合水泥的早期水化动力学。通过研究PALC与O

2、PC熟料的复合比以及石膏掺量对水泥硬化浆体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复合水泥的摄佳组成条件并就上述各性能与相应的42.5级硅酸赫水泥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复合水泥砂浆ld、3d、7d和28d的抗压强度分别比同龄期的硅酸盐水泥提高了5.36%、9.70%、18.46%平1117.07%;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377%、8.62%、7.04%和3.29%;复合水泥的初凝时间较OPC缩短了26min,终凝缩短了44min;从2分钟至2小时,复合水泥中ca2+离子的溶出浓度较OPC中的约高4.0%,在加速期,复合

3、水泥的水化属于自动催化反应控制,反应速率常数K为3.306x10。2较OPC的lc=2.357x10‘2大:所以,前者的水化硬化速率明显较后者高。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了PALC、石膏(以S03计)、外加剂B的掺量以及粉磨工艺协同效应对PALC与OPC熟料的复合水泥的影响规律并与52.5级OPC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与52.5级硅酸盐水泥相比,复合水泥砂浆1d、3d、7d和28d的抗压强度分别比同龄期的硅酸盐水泥分别提高了33.69%、16.93%、16.52%和3.71%: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

4、39.69%、12.08%、3.92%和0.82%;复合水泥水化1~28天硬化浆体中,Ca2+,n[si04】4甫子的溶出浓度明显低于OPC中的;l天,分别低9.8%和81.97%;28天,分别低5.44%和86.65%,表明,复合后浆体的稳定性较硅酸盐水泥浆体更高。复合水泥的水化产物与OPC基本相同,但其生成量不同,复合水泥中CH较少,其形貌、晶粒度等也发生了改变,晶粒较小:AFt相对多一些,但较稳定,在水化后期没有发生不利于强度发展的、向AFm转化的相变。SEM的能谱揭示在复合水泥的AFt中有一

5、定的磷固溶在其中,这可能是其不发生相交的一个原因所在。研究首次提出了在复合水泥中的水化机理:磷铝酸盐与硅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性能及机理的研究LHs。s+H、0—}CC3S+nH20斗CfA—P—H+AH,-S一Ⅳ+f3一x)cHC2S+mH20—}CT—S—H+(2一X)CH①②⑧AH3(gel)+3C-SH2+3CH+20H—C3A.3C-SH32④这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明,复合水泥与水混和后,首先是PALC水化吸收了水似浆体中0H一离子,使水化体系的OH-离子浓度减少,反应方程②和③向右移动,使c、;

6、sc。s的水化加速;同时,PALC水化生成的AH。按照④式又与水泥中的cH反应,从而侄反应②和③进一步向右推进。IR研究首次分析出了复合水泥浆体中有5种状态的“水”:ca—OH,Si㈣一OH,A卜OH/AFt结晶水,氢键水和配位水,其分别位于3640±5cm~,3540±lOcm,3415±10cm~,33204-20cml和3160±20cm-1;在其各水化龄期与Si”、Ca”以及A11+结合的以0H状态存在“水”较多;同时,硬化浆体中以氢键结合的水和配位水较少。从而也说明强结合的羟基水和离子键结

7、合的“水”对水泥硬化浆体的强度有主要贡献。关键词:复合水泥;磷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水化速率;水化机理II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hydrationperformanceandmechanismofcompositecementmadewithphosphoaluminate—Portlandcementclinkershavebeenstudiedinthispaper.Thetecbmiqueofx—raydiffraction,differentialthermalanal

8、ysis,infraredspectrophotometery,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andmercuryintrusionporosimetryhavebeenemployedtoanalyzethephaseconstituents,microstructureandmorphologyofthecompositecementhardenedpastesandtodiscussthemechanismoftheimprovedme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