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部下组宣部成员考核制度

社团部下组宣部成员考核制度

ID:33668338

大小: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8

社团部下组宣部成员考核制度_第1页
社团部下组宣部成员考核制度_第2页
社团部下组宣部成员考核制度_第3页
社团部下组宣部成员考核制度_第4页
社团部下组宣部成员考核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团部下组宣部成员考核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德国1)拉采尔(2)赫特纳(3)施吕特尔法国(1)维达尔·白兰士(2)白吕纳英国(1)麦金德(2)罗士培美国(1)森普尔(2)亨丁顿(3)巴罗斯(4)苏尔(5)哈特向俄国(前苏联)巴朗斯基萨乌什金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二·人生地理事实三纲六目白吕纳:地面上建设事业的不能生产者——房屋与道路动植物的利用事业——耕种与畜牧经济上的破坏事业——动植物的滥杀滥伐和矿产的开掘三·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即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这是人地关系各种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核心思想: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

2、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2.可能论和或然论(Possibilism)这是两个略有区别但大体一致的思想观点,因此人们一般将其视为一种理论。核心思想:认为人与地(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所以称为可能论),它们是否能为人类所利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因而两者之间人是积极的因素。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或者以地对人的影响为主,或者以人对地的影响为主,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或然论的由来)。代表人物: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3.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

3、——协调论/和谐论(Harmony)核心思想:人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1.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是基础2.实证主义方法论3.人本主义方法论:研究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4.结构主义方法论五·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1.人口转变理论:法国兰迪,美国诺特斯坦,英国布莱克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阶段。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加快。③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

4、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④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与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⑤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2.人口转变模式:1.西北欧模式——代表大部分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最早实行并完成工业化,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即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整个人口转变过程历时长达一个多世纪。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2.日本模式——代表新兴工业化国家

5、日本产业革命起步较晚。在整个19世纪基本处于高位静止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战前夕属于早期扩张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是后期扩张阶段,80年代以来进入低位静止阶段,预计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日本模式的特点,是人口转变发生在经济“起飞”之前,主要是由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几十年内即完成西北欧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3.印度模式——代表发展中国家印度以1920年为界,之前属于高位静止阶段,之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自然增长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直至20世纪90年代仍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目前印度的人口已逼近12亿,预计20~30年之内就可

6、能超过中国。印度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代表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的国情,人为控制生育较弱。4.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旧中国的人口再生产属于高位静止的原始型。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可分为6个阶段:(1)加速增长阶段(1950~1959),死亡率由较高持续下降至很低水平(10‰左右)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上(30‰以上),人口增长加速。(2)负增长阶段(1959~1961),出生率(1961年为18.02‰左右)猛跌,死亡率则猛升到(1960年为25.43‰左右),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3)高速增长状态(1961~1971),出生率始终高于30‰,死亡率则下降到7-8‰左右

7、,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状态。(4)减速增长阶段(1971~1980),死亡率维持低水平状态,出生率开始下降(1979年下降到20‰以下),人口出现减速增长状态。(5)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2),死亡率维持低水平,出生率出现2次波动(第一次顶峰在1982,第2次在1987年),人口增长出现波动状态。(6)持续增长阶段(1992以来)死亡率维持低水平,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保持持续增长状态。以上第一至第三阶段大体属于早期扩张阶段,第六阶段则进入后期扩张阶段。预计202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低位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