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ID:33669155

大小:4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8

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_第1页
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_第2页
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_第3页
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_第4页
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李静(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言2008级秋季本科班 陕西 汉中 723000)指导教师:南生杰[内容摘要]《红楼梦》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个特异的存在。它不仅是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最高峰。它真实自然,如同生活本身,令人几乎忘记这是一部小说;又深刻宏富,像一座难以穷尽的宝萃,蕴藏着对人生和艺术的真知灼见。中国二百多年的文学史证明,《红楼梦》以其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宏大壮阔的网状结构以及细致平静的笔调和风韵,有力印证了这部盖世之作强大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关键词]红楼梦艺术成就《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

2、钗之间爱情、婚姻的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从而展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为我们展现出封建社会末期一幅幅生动精彩的生活画面。天才的曹雪芹用他的如椽之笔,“把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彼此制约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座百面贯通、筋络相连、纵横交错、而又主次分明、有条不紊的灿烂辉煌的艺术建筑”,不仅将博大宏阔、严密精细的长篇布局和尺幅千里、画龙点睛的短篇技巧结合起来,还将诗词、文赋、戏剧乃至建筑、园林、饮食百术引为已用,显示了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非凡的创造能力。《红楼梦》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个特

3、异的存在。它不仅是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最高峰。蒋和森先生说:“--15--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却不可以没有《红楼梦》”。信矣!中国二百多年的文学史证明,《红楼梦》以其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宏大壮阔的网状结构以及细致平静的笔调和风韵,有力印证了这部盖世之作强大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一、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自成一家《红楼梦》的语言颇具自己的特色,为别家所难学,这是曹雪芹先生的一个伟大创举。正如周中明先生所言:“曹雪芹是我国天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伟大作品《红楼梦》,可以说,把我国古典小说的语言艺术推到了一个美的极境”。《红楼梦》的语

4、言以当时北方群众语言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萃,经过作家的再创造,形成一种洗练自然、准确精美、明白晓畅、色彩鲜明、情趣盎然、具有浓重生活气息和强烈感染力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极富表现力,作者善用丰富的语汇来表达复杂的生活内容,有时又能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细致微妙的内心活动。正如四十二回宝钗评论黛玉的话那样,作者在群众口语的基础上,“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因此写出来“一句是一句”。1.“按头制帽”,文即其人的个性语言《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极力做到了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凤姐语言的泼辣幽默、油嘴滑舌、心口不一;黛玉语言的尖刻锐利;晴雯语言的放诞无忌、

5、冷朝热讽;贾政语言的装腔作势、枯燥乏味;薛幡语言的低级庸俗、粗鄙不堪;宝钗语言的委婉含蓄、浑朴深沉。真是有多少种人物,就有多少种腔调;人物有多少种性格,就有多少种性格化的语言。正如范圣宇先生之言:“--15--《红楼梦》中人物的语言都是通俗易懂的,曹雪芹就是用这种浅显明白的语言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且各富个性,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而由于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及说话对象的不同,其语言也往往表现不一。如:黛玉之语言虽尖锐,但对宝玉却是极关切多情的。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前来探伤,抽噎了半天之后,仅仅向宝玉说了一句话:“你可都改了吧!”这句话虽很短但意味却很长,它含着一

6、种内在的、凝聚的重量和述不尽的同情、体贴、哀怨、委屈。再如第二十回:宝玉道:“我也是为我的心。你就知道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黛玉听了,低头一语不发,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儿冷的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坎披风脱了呢?”宝玉笑道:“何偿不穿着,见你一恼,我一炮燥就脱了。”黛玉叹道:“回来伤了风寒,又该饿着吵吃的了。”如此避重就轻,巧妙而又情深至极,娇憨一颦儿历历如在眼前,雪芹简直将她写活了!即便是发怒时,她对宝玉的话语,亦是情深至极,愈嗔愈怒愈显情深,这是古今第一奇绝的创举!曹雪芹先生可谓语言运用的古今第一大家!2.庄谐并

7、用、情趣盎然的叙述语言曹雪芹曾郑重宣告,他的《红楼梦》是写得“深有趣味”的,既可以给人以崇高的艺术美感享受,“适趣解闷”,“省了些寿命筋力”,又能够发挥巨大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令人换新眼目”。脂砚斋的他们对《红楼梦》的批语中,也一再称赞它:“收结转折,处处情趣”,“处处是世情作趣”,“触处成趣”,“新鲜趣语”,“有趣之至”,“极趣之文”……--15--可见,情趣盎然,这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也是它之所以赢得广大读者爱不释手、啧啧称赞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庄谐并用、笑话的插入及诙谐幽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