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

[指南]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

ID:33671251

大小:72.9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8

[指南]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_第1页
[指南]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_第2页
[指南]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_第3页
[指南]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_第4页
[指南]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南]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一、填空题1、连绵词、叠音词、附音词、合成词2、连绵词。3、发音部位4、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6、32.307、诗韵(或平水韵),106二、概念题1、连绵词乂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和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索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3、词义扩人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人,或由部

2、分扩人到整体,或由个别扩大到一般,或由狭窄变为宽泛,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4、词义转移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新义和原义Z间,彼此没冇类帖关系,他们是靠现实中的某种关联——修辞上的关联,语法上的关联,某种事实上的关联,浜至某种偶然的关联——联结在一起的,这种山事物的关联发展出的词义,叫做词义转移。5、同义词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6、纽纽即声母,声母古代乂叫做“纽”或“声纽”。声母简称声,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部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辅音担当的,另一种是没有辅音或由半元音担当的。7、字母代表声

3、母的汉字叫做"字母”。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声母,这个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8、韵部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部。9、叠韵叠韵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10、阴声韵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11、阳声韵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鼻辅音[-诃、[-n]、[-小收尾的,叫“阳声韵”12、古无轻唇音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

4、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听提出。13、粘对所谓“粘”,指一首律诗屮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庆必须相同。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的出旬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14、拗救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15、义疏义毓即取毓通经注意义的意思。唐人多称“义毓”为“疏”,在唐代又称“正义”。16、正义“正义”,即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唐人称“

5、义疏”为“正义”,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17、貌“貌”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吋,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18、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19、如字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来读。20、脱文简称“脱”(有时做“兑攵”或“夺”),也叫“脱字”。是指古籍屮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三、辨析题(同义词辨析)[、步si步与跨的区别在于词义所表的概念范围不同。步古指两脚各动一次的距离,现在把行进间的

6、两脚的距离叫一步,这古代只能叫&指现在的半步。2、蓄养二者在“养活”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畜”习惯上用于养盒兽。“养”习惯上指养人,两词虽然有时可通用,在多数情况下、正常情况下还是有分别的。3、之往在“向某处去”的意义上,“之”和“往”是同义词。往是向所要去的地方走,仅仅表示方向性或目的性,是不及物的,所以不带宾语。但“Z”必须帯宾语,可以直接接所要到达的目的地。4、笑哂都有笑的意义。笑,笑是情绪外在的表现,是通称,笑有很多种,苦笑,讥笑,开怀大笑等。但“哂”,表微微一笑,常常含冇不以为然的意思,或者是带冇轻蔑

7、、嘲讽的感情色彩。5、赐予蜴、予都冇“给予”的意思,但两者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是不同的。蜴用于上给下,地位、辈分、年寿高的给地位、辈分、年寿低的。I『予”是给予的通称。6、谏>这组词都含冇规劝君主、尊长、朋友并使Z改」E错误的意思。其间的主要差异在于规劝词义的轻重。谏是一般的宜言规劝。浄则有力争、强谏的意思。7、耻辱两个词都指羞愧Z心或可耻Z事,是名词,如果它们活用为动词吋,两者在用法是不同的,耻一般表意动,辱一般表使动。如“不耻下问”、“不辱使命”。8、肌肉在先秦时,肌和肉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彖上区别很严;肌是

8、人的肉;肉是指禽兽的肉,只有当骨和肉连用或并举吋,或者指称死人的时候,“肉”才指人的肉。9、杀弑两者的差界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看。这两个词都有杀的意思,残害人牛命的意思。“杀”是个泛用的动词,适用而广,对■一切生物都是适用的,凡致死都可以叫杀,不论用什么器物或是徒手,不论是对人或动植物只要致死都叫杀。弑,它是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宗法制下特有的用词。只限于臣弑君,子弑父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