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三)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三)

ID:33683161

大小:1.34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8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三)_第1页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三)_第2页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三)_第3页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三)_第4页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文科综合(三)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2、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图1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沉积岩2、沉积岩1、岩浆岩2、岩浆岩1B.沉积岩2、沉积岩1、岩浆岩1、岩浆岩2C.沉积岩2、岩浆岩2、沉积岩1、岩浆岩1[来源:学科网]D.沉积岩2、岩浆岩1、沉积岩1、岩浆岩22.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A.①为泥沙沉积B.②为岩层断裂C.③为侵蚀作用D.④为水平挤

3、压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5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回答3~5题。3.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A.a、b、cB.b、a、cC.c、a、bD.C、b、a4.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A.黑龙江、四川、海南B.海南、浙江、黑龙江C.浙江、四川、黑龙江D.黑龙江、浙江、海南5.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B.②省市场广阔,粮食作物的商品率高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图3为某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6~8题。图36.图示天气系统为A.北半球

4、锋面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锋面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7.在图示天气系统中A.a地的气压比b地低B.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C.d地的风力比e地大D.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8.a、b、c、e四地中,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A.aB.bC.cD.e读某日以d点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9~11题。9.a地纬度是A.45°NB.68°26′NC.68°26′SD.23°26′N10.a、b、c、三地点中,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A.aB.bC.cD.a、b、c11.设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的地方时为T,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H<60°,T>14时B.H<60°,T<14

5、时C.H>60°,T<14时D.H>60°,T>14时12.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篆刻艺术C.书法艺术D.戏剧表演13.《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D.文化专制的扩展14.夜市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以下反映唐后期夜市生活的是A.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C.百

6、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D.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15.“上帝、黄金、信仰”,这三个词最适合用来表达下列哪个事件的主题A.地理大发现B.工业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法国大革命16.右下图示表明了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其中公民占比例越大,民主体制越容易实现;而臣民、愚民占比例大,则民主体制越不容易实现。如果把19世纪末的美国称为“民主的工业国家”,德国称为“权威的工业国家”,那么同时期的“民主的前工业化国家”对应的是A.法国B.英国C.俄国D.中国17.“在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到来之前,在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之前,机器不可能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材料中“更公正的社会组织”的理论依据

7、是A.《权利法案》B.《民法典》C.《共产党宣言》D.《和平法令》18.“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A.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B.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C.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D.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19.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