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

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

ID:33686134

大小:272.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8

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_第1页
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_第2页
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_第3页
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_第4页
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经济学寒茶座.27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管清友提到牛顿,相信多数人都对他在数学、物理学以及天文学上做出的贡献耳熟能详。但是对于他在铸币史上的贡献人们似乎很少提及。即便是牛顿的传记也对这一历史一笔带过。经济学家谈到牛顿的时候似乎总是把他和1696年英格兰的货币重铸以及英国金本位的形成联系起来。如果说16%年英格兰货币重铸(Recoi~ge)在货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话,那么关于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我们也许需要多费些笔墨来谈一谈。事实上,牛顿在货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从他到皇家铸币局工作开始

2、的。1696年牛顿进入英格兰皇家铸币局,成为铸币局的总监(WardenofRovalMint),1699年他又被任命为铸币局局长(M~terofR0valMint)。总监只是国王在铸币局的代表,但是1666年英格兰取消铸币税之后,总监的职位实际上已经几乎没有事情可做,纯粹是个闲职。但是牛顿却很负责,他大力打击造假者,有时候还亲自去刑场处观看处决罪犯。成为铸币局局长之后,牛顿正式参与到政策讨论和决策当中,并作为具体执行者负责实施议会通过的关于整顿货币的法案。1705年,由于牛顿的科学成就和在铸币局任职期间的功劳,英国女王授予他贵族称号,牛顿因此

3、被褒奖为伊萨克爵士。直到牛顿去世的l727年,牛顿前后在皇家铸币局工作了三十多年,当了27年的铸币局局长。正是在这一期间,英国由银本位制转向了事实上的金本位*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经济史话‘制。《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的作者乔恩认为,“在牛顿改革之后,联合王国转向了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并且在1816年被正式确定下来”。(直到l9世纪后期),“金银兑换率自从牛顿1696年货币重铸以来一直保持相当稳定”。实际上,金本位制在1815年英国霸权确立之后几乎运行了两百年。不过,要了解牛

4、顿在铸币史上的贡献,恐怕得从货币重铸开始谈起。一、什么是货币重铸(Reeoinage)?利用金银等贵金属铸造的硬币是最早的、有组织的货币形式。在贵金属充当货币的年代,货币的贬值仍然会发生,而且一旦发生,整个货币体系就会陷入崩溃。如果不足值的货币大量存在于流通领域,并且人们普遍按照面值来接受货币,就会出现格雷欣法则所表明的情况:劣币驱逐良币。这样,流通领域中的足值货币将会越来越少,不足值的货币会越来越多。以国家信用和统治者的权威担保的货币就会失去信用,人们会转而按照货币实际的贵金属含量(通常就是金银)来接受货币。同时,由于持有足值货币进行交换是

5、不合算的,在劣币的驱使下,很多人会将足值货币(比如银币)熔化去换回黄金。而黄金在成为本位币之前的流通量是非常少的。如果整个社会都是如此,那么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基本上就陷入了瘫痪。这样的情况在英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国家选择频繁重铸货币的基本原因就在于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在1696年货币重铸之前,英格兰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货币重铸就分别发生在1257、1279、1299、1344、1412、1464、1526、1542、154、1545、1546、1547、1548、1549、1550、1551年。如果说亨N/L世统治时期(1509~1547年或者1

6、548年)频繁的货币重铸是因为这一时期正是货币大贬值的时期,但是在商业革命时期(大约l3l5世纪)“有别于欧洲其他地方的是,英格兰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时铸币是稳定的,具有良好的声誉”。即便如此,英格兰仍然不得不频繁的重铸货币。概言之,金属货币时代造成货币体系不稳定以至于国家频繁重铸货币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金属货币在流通当中发生自然磨损。无论货币铸造如何精巧,在流通当中其自然磨损是无法避免的。这样的磨损是正常的,但由于磨损之后货币重量减少,实际流通中的货币质量就会下降。这就给投机者制造l『机会,投机者可以将流通中未磨损的足值货币熔化换

7、回黄金或者外国货币,这样一方面投机者牟取了暴利,另一方面流通中的足值货币大量减少。一个直接的恶果是通货陷入紧缩,对外贸易因而受到严重影响。132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经济学家茶座.27第二,打磨硬币牟取私利的现象普遍存在。在l66o年代以前,英格兰的货币都是手工生产的,同时代的人称之为“锤打而成的货币”。虽然1662年皇家铸币局为了打击这些被称为“大剪刀”(clip~m)的投机者引入了机械化生产,而且硬币边缘被铸造成了锯齿状(se珊tededge),但似乎这些都无济于事。因为既然无法避免自然磨损,就无法区分故意打磨和

8、自然磨损。投机现象仍旧存在。第三,造假从而以假充真。在英格兰和其他地方普遍存在通过镀银的方式以次充好的现象。造假,也就是制造具有貌似真正的铭记但其重量或者纯度都大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