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

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

ID:33688066

大小:59.9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7

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_第1页
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_第2页
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_第3页
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_第4页
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金融论文范文:探索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word版下载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低碳视角下的中国碳金融综述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中国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碳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助推下有了一定发展,在CDM市场前景广阔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和竞争性都进一步增强。除商业银行外,碳基金也逐渐成为碳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协助下,地方性碳基金纷纷成立。蓝虹(2012)对中国碳基金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国内先后成立了

2、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中国绿色【摘要】气候变化理市不仅仅是环境理市,更是政治、经济理由。由二氧化碳而衍牛•出的一类新领域一一碳金融,以及由此建立的碳金融市场,将是世界各国未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竞争的焦点。中国作为经济强国在这次革命中应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对碳金融相关理由进行研究尤为重要和紧迫。文章从中国碳金融的目前状况、存在的理市、解决理由的策略三个角度对相应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低碳;碳金融;研究综述碳金融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UNFCCC,以下简称《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KyotoProtocol)o《京都议定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种交易机制,即联合履约机制(JI)、国际排放权交易机制(I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三种机制的颁布为各国进行碳交易建立了制度框架,推动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作为非附件一国家,自身碳金融市场尚未建立,因此,主要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的CDM交易。2009年8月5日,中国首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在北京金融大街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碳金融市场初步显现。而

4、与此相关的碳金融理由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呈现。通过中国知网的查阅,以“碳金融”为主题词(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1046条记录,经过筛查整理后共有942篇文章符合要求。对检索出的文章分类整理,如图1。由图1可知,自1994年3月21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2010年专家学者的研究达到一个高峰。从图1还可看出,在两公约生效的近16年里,直到2007年,研究碳金融方面的文章数量才开始上升。究其理由发现,2005年《京都议定书》才真正确定各国减排指标,同时

5、确立了三个减排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同发展中国相关范文由写家关系密切,而直到2008年全球主要碳交易市场才初步显现,CDM项目在中国开展才逐渐增加,研究碳金融相关理由的学者对中国碳金融市场才有所关注,研究相关理由的文章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2年6月,发表文章数由2010的449篇,到2011年的348篇,再到2012年6月的80篇,这一下降趋势分析理由为: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第二承诺期并没有达成一致,这导致学者研究碳金融理由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一、中国碳金融目前状况的研究综述我国于1992年

6、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2002年8月成为该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基于《京都议定书》下的三种交易机制,全球的碳市场最终形成两类交易市场: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两类市场的交易规模以几何级数逐年上升,现在已经可以与石油市场相抗衡。为了掌控国际低碳竞争的主动权,我们必须加快构建和培育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加快研究和推进我国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市场潜力巨大陈露等(2009)研究认为,到2020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温室气体排放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成万牍(2008)、王元龙

7、等(2009)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是碳减排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CDM项目市场规模巨大,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CDM项冃供给国。同时,研究发现,CDM项冃可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转让收益,借助碳金融的商业手段,这些项目将为投资者带来巨大商机。(二)碳金融工具及交易平台梁庆军(2010)对中国碳金融工具及交易平台进行综合研究指出,随着商业银行涉入碳金融领域,与碳排放挂钩的金融理财产品逐步推出,如:深圳发展银行推出的国内首只与二氧化碳挂钩的理财产品,中国银行推出的与收益率挂钩的碳期货理财产品。在商业银行开

8、展碳金融业务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建立起多个碳交易平台,比如,2007年之后相继成立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各种环境权益交易机构。通过这些交易所和交易机构,交易平台纷纷搭建,为自愿碳市场的交易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三)碳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陈露等(2009)、袁艳平等(2012)研究发现,以《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出台为背景,商业银行成为第一批进入碳金融市场从事碳金融业务的机构,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