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aids预防ppt培训课件

性病、aids预防ppt培训课件

ID:33690329

大小:9.92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8-05-24

性病、aids预防ppt培训课件_第1页
性病、aids预防ppt培训课件_第2页
性病、aids预防ppt培训课件_第3页
性病、aids预防ppt培训课件_第4页
性病、aids预防ppt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病、aids预防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与性健康教育》第三课重庆大学医院:李桦大学生性健康—之三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性病概况性传播疾病常见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提纲性病概况常见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预防一、性传播疾病的概况(一)、性传播疾病的基本概念性传播性疾病简称“性病”。由性交或其他方式的性行为为主要传播方式。以损害两性性器官为主,侵犯多个器官系统的传染病。1975年,WHO决定把通过性行为和类似行为传染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60年代以前我国被列为性病的病种只有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四种。重点防治的8种性病: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非淋球菌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艾滋病

2、“花柳四病”“经典性病”重点预防疾病(二)、性病的流行情况20多年来西方的性自由、同性恋、性犯罪,使欧美国家的性病急剧增加,对健康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患性病的人约有3亿,占世界人口的6%。艾滋病发病急剧增加,衣原体感染、新发现的生殖器疱疹成倍增加。性病增加的原因:①、病原菌对抗生素抵抗性增强,新的耐药菌株→治疗困难。②、女性服务者增多。③、一般女性性病患者增加。④、隐性感染者增多。我国的性病情况极少有公开报导,由于性病诊所个人承包化,具体数字也很难统计。病人的变化情况具有以下特点:①、高收入阶层发病率下降,普通收入阶层发病率增加②、大城市人口感

3、染率逐渐下降,中小城市人口感染增加③、性病从城市走向农村,农村病人增多④、儿童患者增多(三)、性病的危害性对个人的危害:影响健康,如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后遗症。部分性病,孕妇还可传染胎儿,造成流产、死产等。性病对人们心理上的创伤较大,尤其是在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压力、歧视、恐吓后,较重心理负担,影响工作、生活,丧失了生活信心。对家庭的危害:不注意卫生和不采取安全性行为,可传染配偶、子女。患梅毒第一年传给对方的机率是92%;淋病患者与配偶一次性交,传给对方的机率是20~30%,4次即达80%以上;患有生殖器疱疹者性交一次约80%被传染;与尖锐湿疣患者性接

4、触60~70%可被传染。污染生活用品传染家人,幼女,性病在家庭传播。家庭风波、夫妻不和,离婚。对社会的危害:家庭不和可造成社会不安定,感染者对他人的报复心理,引发刑事犯罪。医药费的支出、劳动力的损失等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四)、性病的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 占95%性交的一方生殖器病损中存在有足够数量的病原体,另一方皮肤粘膜有可能直接接触到病原体。性交的磨擦形成皮肤粘膜的损伤(肉眼难以发现的损伤),病原体进入。过度性行为使机体体力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相互手淫发生口唇、眼、鼻、乳房、手指等生殖器以外部位的感染2、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污染的衣服,浴池中或共用浴具等都可间接传播

5、性病3、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梅毒和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接受污染的血液、血制品、共用注射器、针头4、母婴垂直传播:梅毒、HIV。5、职业性传播:6、医源性传播:器官移植、人工受精传播、医疗器械等。社会预防:1、加强精神文明、法制建设,取缔卖淫嫖娼、吸毒贩毒和淫秽书刊出版物,2、自觉遵守性道德规范,自尊、洁身自爱,既不做性病的受害者,也不做性病的传播者。3、家有性病患者,要注意性接触传播,生活用具要分开。(五)、怎样预防性病个人预防:1、洁身自爱,不搞非婚性行为;2、采取安全性行为,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3、注意个人卫生,包皮过长者可做包皮环切4、不吸毒,不与他人

6、共用注射器、针头;5、使用血液制品,要确认其已经过艾滋病方面的检测6、有可疑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不留后患;7、配偶得性病医院检查,治疗间最好不过性生活,需要时使用避孕套;8、注意家庭卫生,防止生活用品的污染。9、如果考虑结婚、怀孕问题,最好等完全治愈后,身体恢复一段时间较为理想。10、随意吃抗生素预防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11、感染后必须彻底治愈。二、常见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非淋球菌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软下疳生殖器疱疹艾滋病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症。早期以侵犯皮肤

7、粘膜为主,晚期侵犯心血管、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梅毒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胎传梅毒(先天梅毒)。梅毒的历史与现状:1964年我国宣布已基本消灭梅毒。2000年全国报告80181例,是1993年的40倍。梅毒的传播途径: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传染,占95%,其中性接触传染占95~98%。间接接触传染接吻、纹身等非性接触直接传染。血液传染、胎盘传染。梅毒分期及主要表现:临床分三期,一二期为早期梅毒,传染性大,三期为晚期梅毒。一期梅毒不洁性交后2~4周发病。皮肤黏膜小红斑、3天左右扩大为丘疹,二期梅毒10周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