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

《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

ID:33697745

大小:60.5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8

《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_第1页
《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_第2页
《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_第3页
《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_第4页
《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杜诗说》原因研究摘要:该文从四个方面,用了大量的实例分析了黄生《杜诗说》被《御选唐宋诗醇》大量征引的原因,肯定了黄生《杜诗说》的成就。关键词:《杜诗说》《御选唐宋诗醇》原因分析★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号:2010SQRW123《杜诗说》是明清之际的皖南布衣诗人、学者、文论家黄生研究杜诗的选注本,收录了六百余首杜诗,共十二卷。其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在友朋的资助下刻印成书。《杜诗说》一经刊行,就引起了时人的重视,不仅被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2、、李文炜的《杜律通解》、浦起龙的《读杜心解》等多处征引,连乾隆时期编纂的《御选唐宋诗醇》也在其中征引了四十余处。经作者统计,《御选唐宋诗醇》中征引较多的杜诗研究者有仇兆鳌、王嗣❷、浦起龙、朱鹤龄、李因笃、沈德潜等,这其中多为注杜的名家,而黄生作为一介布衣,偏居皖南,却与诸位大家同列,不能不引起作者的思考。细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黄生的注杜原则符合其选择标准《御选唐宋诗醇》对注评的选择标准已在其序中明确指出:“杜甫源出于《国风》、二雅,而性情真挚,亦为唐人第一……然诗三百篇,尼山所定,其论

3、诗一则谓归于温柔敦厚,一则谓可以兴观群怨。”[4]肯定的是杜诗的“温柔敦厚”、“忠孝大义”,忽视其中的讽刺。而黄生注杜的主导思想,即如其在《杜诗概说》中所说:“杜公屡上不第,卒以献赋受明皇特达之知,故感慕终身不替。虽前后铺陈时事,无所不备,于其君荒淫失国,惟痛之而不忍讥之。此臣子之礼也。乃说者不得公心,影响傅会,辄云有所讥切,此注杜大头脑差失处。妄笔流传,杜公之目将不暝于地下矣。”[1]为《杜诗说》定了基调,肯定了杜甫的“一饭不忘君”的忠君思想,在其评注杜诗时也是把握了这一原则,如评《曲江对雨》

4、:"公感玄宗知遇,诗中每每见之。五六指南内之事,X之也……本诗人之忠厚,法宣圣之微(征)词,岂古今抽黄❷白之士所敢望哉!”[1]此就是一例。考察黄生注杜,虽也偶涉讥刺说,但总体较为温和。如其评《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时明皇巡游无度,故以虞舜、周穆反正为比今明皇亦为奸臣所蔽,遗弃贤才,故以为喻。读末四句,意益显矣。'黄鹄',喻君子;'随阳雁',喻小人。君子无路上进,而君侧小人但为身谋,不为国计,时事可知。此识者之隐忧也。”[1]而这恰好符合了《御选唐宋诗醇》的选择标准。二、黄生研究杜诗的深入

5、持久和感同身受要做到对杜诗诗意的正确阐发,首先要熟悉杜诗,对杜诗研究始终保持兴趣和热情,清代的杜诗研究者们都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钱谦益耗费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于《钱注杜诗》,仇兆鳌的《杜诗详注》研究则用了二十二年之久。黄生也同样始终关注杜诗,其在《杜诗概说》中说道:“读唐诗,一读了然,再过亦无异解。惟读杜诗,屡进屡得,足验公造境迥绝诸贤,浅衷肤学,未易遽窥堂奥。前人率笔注杜,多为来者笑端;今兹鄙说,岂敢自矜无漏。第公心神所在,妄意窥见一斑,支离穿穴之病,吾知免矣。”[1]在《杜诗说序》中还说

6、道:“不慧出入杜诗,余三十年,不敢复为之说。”[1]介绍了自己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来研究杜诗,以'‘期于杜公之志无憾而后即安”的杜诗研究经历。其间他的生活境遇也是一波三折,经历过外出谋生,旅食于人,也遇到过兵灾人祸,困顿生活,甚至山河易代,这些与杜甫相似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体验,无疑都加深了黄生对杜诗的认识。如其评《喜达行在所》(其二):“前叙贼中脱走事,后叙喜达行在意。无夕不然曰夕,已经改岁曰春。四写冒险脱走,语简而意透,然不得上句,亦托不出。'间道暂时人',意中必死;'书到汝为人',意外幸生。皆善述

7、离乱之苦者。七八真情实语,亦写得出,说得透,从五六读下,则知其悲其喜。不在一己之死生,而关宗社之大计。此章若答所亲之语。”[1]将诗人乱世流离之心态分析得丝丝入扣。三、阐释方法较为全面,穿凿之处较少正确的方法是逆杜之意的保证,清代的许多杜诗研究者都有着自己的阐释方法,如汪澈在《知本堂读杜》自序中提到的读杜之法:"必全首一气读之,一题数首一气读之,全部一气读之,乃可得作者之本旨。”[2]强调对杜诗的全面解读;吴兴祚在《杜诗论文序》中提到的方法则是:“不强杜以从我,而举杜以还杜。”[2]指出解杜重在

8、用杜诗来还原作者的本意。吴见思的《杜诗论文•总论》则说:“杜诗而曰论文,止就其文意稍加衍释,校之钩深凿空者,庶明白易简焉。”[2]强调用解文的方式来阐释诗意,但似易陷入穿凿的危险。浦起龙更是提出"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益弗得;既乃摄吾心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吾还杜以诗,吾还杜之诗以心。”[3]强调不人云亦云,此言甚佳,但用己心去还杜,似太冒险。黄生说过:“窃怪后之说诗者,不能通知作者之志,其为评论注释,非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