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

ID:33709238

大小:46.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_第1页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_第2页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_第3页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台南艺术学院民族音乐学研究所课程:音乐地理学-期末报告指导教授:乔建中学生:洪宏旼日期:2003/1/24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传统音乐,可以涵盖自有人类以来,在一定的民族生活中所继承发展的音乐,无论是生活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抑或二十一世纪科技文明下生活的现代族群,音乐总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时间点流传着。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存新的事物,经过长久的岁月将来也会变成〝传统〞,因此可以简单的、广泛的定义所谓〝传统音乐〞为:历史时期内本民族的固有音乐。而所谓的传统必须是产生于历史,又经由世代传承唯一群体的行为模式,因此,传统音乐必须

2、是一个族群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的音乐,此一传统的特性不完全在于时间,而是在于反应族群心灵特征的音乐形态。传承与延续为传统音乐的重要特性,它的传承方式大略可以分为几种:1.书面与口头传承,书面为记谱法,口头为口传心授。2.官方与民间3.专业与业余4.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经由上述几种横向传输、扩散,再由时间为载体,延续三至五代〈学者对汉族乐种的时间任认定〉,才堪称为传统的乐种。传统音乐形态涵盖的范围极广,凡乐器种类、发声方法、演出型态,乃至音乐本身的曲式、音阶、调式和声、配器、律制等等,都可包含在内,这些外观上特殊的型态,可以

3、判别各族群特有音乐型态的分野,更进一步的探究,可以了解各个民族的生命关、宇宙观、社会价值观等的民族性问题。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但是,实际上,汉族音乐文化也是在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长期交融中形成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常根据不同的文化地域特点,划

4、分为黄河文化、黑土文化、周秦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滇文化、岭南文化…等音乐作为各种地域文化的基础,也展现各种不同地域音乐的鲜明风格。各种地域音乐在广大的土地里长期的相互融合、互补增长,创造出各地不断发展的音乐新型态。地域音乐的交流传播,在传统音乐的种类如民歌、民间乐曲、曲艺、戏曲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三大历史时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分期问题,黄翔鹏先生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中作了精辟的论述:“对中国传统音乐作型态学的宏观考察除了从原始人画至新石器时代末期这一段仍待切实研究外,我认为:历史

5、上经历过以钟声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使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产生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在于社会生活因经济的、政治的原因而发生的剧烈变革。"虽然黄先生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型态学,然而从整体看亦应当如此。一、形成期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大约源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此一时期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秦汉两代。音乐体裁方面,由原始乐舞进化到宫廷乐舞。二、新声期大约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世纪,此一时期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两代。当期玄学得表人物稽康提出〝声无哀乐〞论,对儒学造成冲击。另有少数民族与

6、外国音乐的传入,使中国传统音乐开创了国际化的新乐风。三、整理期大约从公元十世纪至十九世纪,进入辽、宋、金、元、明、清。此时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人民生活的音乐艺术,出现城市民歌、曲子、散曲、鼓子词、诸宫调、戏曲等丰富的体裁形式。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与特定地理,是人类赖以生存并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形成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地球上所有古老文化的发源几乎都与大江大河有关,如埃及文化与尼罗河,印度文化与恒河,中国文化与长江、黄河等等,都存在着水源地源浓密的关系。历史证明,不同民族的文

7、化发展过程中,地理因素起了最直接和最稳定的作用。中国的地理幅员广大,地貌多样复杂,可以用多山、多水、多植被来概括,在这块广大无垠的土地上,从北纬15度到北纬54度的范围内,由北到南包含了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四种主要气候型态,地球上所有的地形、地茂都几乎找得到,由西向东看,从西北部海拔8000多米延伸到东南部沿海地区,坐拥了高原山地到海滨平原的各种地貌。不同的地形加上不同的天候组合,影响了作物种植、生产方式以及人的生活习俗、性格气质与文化的型态。山和水对于音乐的分布格局,是很重要的两个因素,山脉对于文化的传播有阻挡分割的

8、作用。在中国大陆上的天然障碍共有六道。第一道大小兴安岭及其东南侧的阴山山脉。第二道南北走向的太行山,是东西两区的界墙。第三道东西走向的秦岭、淮河,是南北两区的界墙。第四道位于粤、桂、湘边界的南岭诸山脉。第五道位于豫、鄂、皖交界的大别山。第六道云贵高原与西藏高原分界的横段山。这六道山界就像为中国立起一道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